在長沙郡治待了數日,充分了解荊南全域情況,曹昂就到下轄諸縣巡視了,曾經的長沙郡,乃是荊南第一大郡,可在曹昂明確荊南析出重劃郡縣後,長沙就被拆分開了,這個拆分不止是轄地那樣簡單,更是牽扯到了人口!
曹昂無比清楚一點。
如果荊南想迎來大發展,就必須打破舊四郡格局下,長期存有的人脈利益網,這點要做不好的話,征東將軍府投入的種種,最後隻會便宜荊南治下諸族的。
好在明確此事前,征東將軍府以橫掃之勢解決了以張羨為首的反抗勢力,著重打擊這股群體,將對應宗族都給遷移到了荊北各地安置。
成王敗寇。
這就是亂世下的至高規矩。
打贏了,一切好說。
打敗了,一切全無。
在生死威脅下,被遷走的那批宗族群體,即便有再多的不舍與怨恨,也終究是無法跟大勢抗衡的。
正是在此基礎上,為荊南析出重劃郡縣構建了基礎,而曹昂領軍北上得勝歸來,還迎娶了夏侯涓為正妻,則使曹昂的威望與震懾被推到全新高度。
等於說荊南析出重劃郡縣一事,從大義到大勢層麵沒有任何阻礙,當然這並不代表此事一定能成。
畢竟任何一項政策,都是需要有人去推動,去落實,才能檢驗出政策的好與壞,在這一點上壓力其實堆到了魯肅身上。
“子敬,這段時日在荊南苦了你了。”
長沙郡,巴陵縣。
一處高地上,負手而立的曹昂,望著不遠處忙碌的人潮,言語間透著感慨道:“荊南諸郡析出重劃,諸策眾規推行,協調荊南諸蠻鎮壓供需,統籌交州前線供需……這樁樁件件壓著,真要是換彆人來抓的話,真不一定能做到這種程度啊。”
“這都是肅份內事。”
魯肅微微低首,對曹昂說道。
曹昂笑著搖起頭來。
魯肅可以這樣講,但他卻不能這樣想。
什麼叫份內事?
如此多亟待解決的事,一件接一件的壓在身上,即便是再有本事的人,那也會感受到巨大壓力的。
魯肅的性格就是這樣。
自其接任荊南都督以來,除了向襄陽遞交各種事宜外,牽扯到抱怨或彆的,那是一次都沒有過。
曹昂為什麼轉道來了荊南長沙?
除了有種種考慮外,還有一點,是他想要看看諸葛亮、龐統、徐庶、司馬懿相繼調離荊南後,魯肅這邊到底能不能扛住。
有諸葛亮他們在荊南時,不管一個個心底是怎樣想的,是否歸心於曹氏,但最起碼經他們手辦的事兒,是不需要魯肅過多擔心或關注的。
畢竟人能力在那兒擺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