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不是最致命的。
而在這過程中,但凡有些彆的事發生,比如災情,比如兼並,就會有本屬漢民的破產群體,在沒有任何活路下,選擇逃進山林之中,這會使山越勢力死灰複燃。
山越是一很寬泛的代稱。
在江東諸郡的山越各部,多數是由少數民族組成,但是還有少數,其實是屬漢民的,但因為他們沒有了活路,就選擇放棄這層身份,成為了山民。
而這些人進了其中,是將文明、耕種、技術等都帶進去了,這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也是一種開化表現,隻不過效率要慢很多。
江東地區的開發是很難的,其中捆束的鎖鏈與鐐銬太多了,當然,最為重要的一點,還是人口!!
沒有人口的治理與開發,注定是無根浮萍,風一吹就散掉了。
其實孫策沒有留意到,他所做的種種,就是在搶奪人口,跟山越搶,跟諸族搶,隻有治下的人口多了,興屯的規模多了,那麼他才有足夠的底氣,去尋找合適的機會,跟他視為夢魘的曹昂決一死戰!!
“就按汝說的來辦。”
孫策沉默許久,這才開口道:“山越之患困擾江東太久,某要集結江東之力,徹底為漢室,為江東掃平這一大患!!”
“在此期間,任何敢阻撓此計者,那就是對漢室不忠,對江東不仁,如此被某發現,就休怪某不義了!!”
孫策的話,讓堂內不少人,露出複雜的表情。
這是找尋了許久,才找尋出的一條路。
跟江東諸族的矛盾,是基本上不能調停的,畢竟孫策的性格在那擺著,可問題終究是要解決的。
不能持續激化。
如此隻能營造一個大勢,將矛盾上升一個層次,在這一層次下,剩下的矛盾都是內部矛盾。
誰要是敢挑破這一點,那下場就是被清算。
如此孫策就掌握住了大義。
儘管這個大義很脆弱,但再脆弱,可對江東卻是有效的。
這就是孫策與孫權的區彆。
因為孫策的強硬一麵,使得其麾下文武,在麵對抉擇時,所考慮的是怎樣確保好孫策的利益。
但是孫權要掌權的話,那就不一樣了。
跟孫策比起來,孫權的短板很明顯。
富春孫氏起家的根基,是孫策一刀一槍殺出來的,新舊各派是孫策凝聚的,這種威望與影響,隻要孫策活一日,就能發揮出對應作用來。
但是孫權卻不能這樣。
在悄無聲息間,江東已經走了一條從未有過的路,至於這條路能走多遠,是誰都無法預判的。
但是很多人卻能預判一點,那就是曹昂與孫策之間的決戰,圍繞這場決戰,誰取得了最終勝利,誰就能占據最終優勢。
可跟曹昂比起來,孫策要是敗了,那他擁有的一切就沒了,對於內心驕傲的孫策而言,他如何能夠忍受這一切發生呢?
喜歡我的父親是曹操請大家收藏:()我的父親是曹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