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主起到的作用,即在一件事上,將可能有的含義剖析出來,以供你來參考與分析,繼而做出正確抉擇。
在調遣一批將校北上,曹操信賴的謀主郭嘉,曹昂信賴的謀主賈詡,將各自想講的話講於曹昂,這讓曹昂明白,在這件事的背後,自己的父親曹操,究竟藏著何等深意。
也是這樣,使曹昂對曹操更加敬佩!!
官渡之戰的後期,曹昂率部趕赴前線,曹操是那樣的舉止,這使曹昂在此之後,針對某些事宜會考慮很多,以避免引起曹操的猜忌。
倉亭之戰結束後,曹操又以極隱秘的方式,甚至特意派遣郭嘉來襄,做出這樣的抉擇,這讓曹昂又有新的感悟。
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反倒讓曹昂覺得自己父親曹操很真實,畢竟人都是有多麵性的,而如今的曹操,儼然已適應全新的境遇與要扮演的角色。
用放手來叫曹昂來做事,這是極為貼切的。
這代表著什麼?
曹昂此前所做的種種,是得到曹操的高度認可。
站在曹操的角度,在官渡之戰後期,對自己長子講那樣的話,肯定是要有所彌補的,不然怎樣讓自家長子真正放手去做?
這個放手,是沒有任何保留的。
就是在隱晦的告訴曹昂,你隻管放心大膽的去做,做成了這就是你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你今後接管譙縣曹氏的底氣。
要是做敗了,你身後有當爹的在,根本不用怕!!
也是想到了這一層,曹昂立時明悟一點,在建安七年下,自家父親曹操肯定會主動起兵攻略,而且是必須要奪取冀州全境的。
這不止是為了他自己,也是在為軍改兜底。
隻要袁紹被乾掉,汝南袁氏被打殘,講句不好聽的話,即便曹昂在南軍改失敗,也不至於會叫譙縣曹氏太過被動。
這就是曹操。
也是這樣,讓曹昂明白自己是漢末諸侯勢力中,地位與權勢最為穩固的家族繼承人,因為他的身後有曹操在撐腰與兜底。
想明白這些,曹昂第一時間召集對應人手,就調整征東將軍府在荊豫徐揚四州駐防,展開對應的探討與商榷。
說實話此事出現後,是引起不小的震動的。
要被調走的一批將校,史渙是南陽將軍,李通是汝南將軍,許定是廬江將軍,李整是九江將軍……這幾位擔任的是要職,所處位置是要衝,還處在曹昂明確軍改下,曹操在北獲取大勝的時期,要被調往北方去,這如何能不叫人多想呢?
關鍵是他們調走,可不是個人走了就行。
真要是這樣反倒是好辦了。
可恰是因為他們要調往北方去,那麾下營校定是要跟著走的,不然如何能滿足曹操的需求?
故而針對此事,是探討了許久。
這從側麵也反應出改革為何難得緣由。
麾下的地盤,人口,軍隊多了,動任何一處地方,那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有任何考慮不到的,就會引起一係列連鎖反應。
可偏偏站在統治者的角度,是絕不允許麾下秩序有差池的。
也是有了這次特殊經曆,使曹昂有了新的感悟與想法,這讓曹昂明白一點,等到曹氏問鼎天下,當他要主導推行一些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