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這幾日,怎不處置軍政諸務了?”
征東將軍府,內院。
夏侯涓將沏好的新茶,放到曹昂的跟前,看著身倚憑幾,翻閱典籍的曹昂,看似表現的很平靜,實則言語間卻透著關切。
跟曹昂相處久了,自家丈夫是怎樣的脾性,夏侯涓是清楚的。
最近幾日,曹昂一改先前的做派,反待在內院不出,曹昂雖沒有說什麼,可夏侯涓還是有擔憂的。
“該處置的,早已處置妥當。”
夏侯涓的擔憂,曹昂如何不知,曹昂將典籍放下,笑著對夏侯涓道:“征東將軍府的日常事宜,有對應的人去處置,根本無需某去插手。”
講到這裡,曹昂端起茶盞,呷了一口。
然在曹昂心底卻生出感慨。
他有這樣的變化,還不是因為賈詡。
彆看賈詡提醒的很隱晦,可跟賈詡聊完興學諸事後,曹昂獨處時卻品出了賈詡隱晦的意圖。
那就是彆叫自己急。
想想也是,從他任荊州牧,遷征東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節製荊豫徐揚四州軍政以來,經他而推起的諸策眾規少嗎?
編戶齊民,清查田畝,賦稅厘清,興工建城,整飭馳道,修建水利……這都是偏向內政的諸策。
多次對外征伐,籌建水軍,調整駐防,培養新人,整風之舉,軍改試行……這都是偏向軍事的進取。
就這還不算完呢,這期間還有特彆債券,錢法改革,益州攻略,漢中攻略等等,都是進一步完善上述兩個層麵。
就這還沒提及興屯呢,因為該製既偏向內政,又傾斜軍事,更彆提在軍屯之下,還有軍工籌建,軍屯學發展。
曹昂做的這些,皆是為夯築譙縣曹氏的根基與底蘊。
為了這一目標,曹昂是緊鑼密鼓的進行著,這也是曹昂聚攏了一批文武,其中有不少是年輕的,有乾勁,有抱負的,這才使得他們被曹昂安排到對應位置上,一個個都是鉚足勁兒的在做。
可有一個事實不能忽略。
即以曹昂為首的征東將軍府,在適應曹昂的節奏與狀態,受曹昂節製的荊豫徐揚四州治下諸多群體,是否全都適應了?
欲速則不達的道理。
曹昂不應該不懂。
不過在此之前,曹昂直麵的各種挑戰與風波,彆管威脅有多大,壓力有多大,曹昂最終都扛過去了。
這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也在潛移默化間影響到了曹昂。
隻是曹昂不知道。
可賈詡呢,經曆的終究是要多。
他就借著興學這件事,在闡述自己觀點下,隱晦的向曹昂提了個醒,征東將軍府沿著現有節奏,進行一段時間是最好的。
在這期間,需要慢下來的是曹昂,因為在某些層麵,有不少群體已追不上曹昂的想法與步伐了。
這是很危險的。
一旦割裂太大,矛盾早晚爆發。
‘有一個交心的謀主,就是好啊。’
也是聯想到這裡,曹昂心底的唏噓更盛。
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話來概述,即當前整個天下格局下,在荊豫徐揚四州這片區域,其實發生的每件事,牽扯到的對應群體,都是很正常的,他們就是沿著一個軌跡在變化,在前行,這個節奏是剛剛好的。
唯獨不正常的,其實是他自己。
為什麼這樣說?
儘管他自己從沒有說過,但他給人的感覺,就是想將五年的事情,能夠縮短到三年,甚至是兩年推動落實。
這也不是不行。
可治理豈能這樣?
一旦這股風氣興起,並在他的麾下傳起來,到時欺上壓下,虛報之風必然盛行,待到那一步,隻要掌握不住真實的一麵,很多諸侯勢力就是他的前車之鑒!!
有時快一點,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