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學生不是沒有想過。”
曹昂撩撩袍袖,講出心中所想,“新式製錢牽扯眾多,這一幣製體係,學生是想長期維係的。”
“信譽必須確保好,隻有這樣,民間才能接納新式製錢。”
“所以這個根必須要夯築好。”
“直接向益州流通,一個是益州治下私錢橫行,學生擔心新式製錢大舉流通,難保沒有人不在私下鑄造,這就動搖了新式製錢的根基。”
“一個是這般早的向益州流通,如果在內外流通下,有大批私錢流通回來,而在荊州等地普及不夠,這等於此事還沒開始就壞了。”
其實曹昂考慮的很全麵。
在實際控轄的地盤,新式製錢沒有形成一定流通規模,有效解決在流通期間遇到的各種問題,這等於發行權就不算牢靠,而該權不牢靠,鑄幣稅又如何確保安穩呢?
曹昂要的不是一錘子買賣,他要的是長治久安的幣製新規。
待到銅錢各類流通到一定規模,得到了民間的支持與認可,即可順勢推出金銀幣了,那時便可朝銀本位過渡。
這是一環套一環的。
現在第一步都受到影響了,後續謀劃開展肯定有問題。
“那公子想過沒有。”
賈詡在沉吟刹那,隨即說道:“在荊豫徐揚四州治下,篩選出的那批商會,後續涉足對益商貿,必須以新式製錢進行往來?”
“嗯?”
曹昂眉頭微皺,看向賈詡。
“也就是說。”
見曹昂如此,賈詡繼續道:“想要從事對益商貿,必須先拿著舊五銖,或者金銀,到錢監兌換新式製錢,才能前去益州進行商貿。”
“購置特彆債券,是擁有了對益商貿資格。”
“但實際對益進行貿易,必須以新式製錢進行。”
“而且,這個新式製錢,不是你想實兌多少,就能實兌多少的,必須要按征東將軍府的規矩來!”
曹昂向前探探身。
“這個,學生其實有想過。”
曹昂開口道:“通過這種方式,以此在荊豫徐揚四州收取鑄幣稅,且這對底層並無太大影響。”
“隻是這又回到上一個問題上來。”
“實兌出去的新式製錢,是在益州境內流通不假,但是時間長了,肯定是要回流到荊豫徐揚等州的,誰都難保這其中不會摻雜有假幣。”
普及是一項很緩慢,難度很大的行動,不是說把一些東西推行起來了,事情到這裡就得以解決了。
要真那樣簡單,這世上就沒有辦不成的事了。
在這過程中,肯定會有人把壞心思用上,這短期來看不會有什麼異端,可是把時間線拉長,就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
如果對這樣的事,不加以乾預與製裁的話,那麼再利國利民的政策,到最後都會成為坑害社稷的惡政。
這也是為什麼曆朝曆代的新政改革,到了一定程度後就會爆發各種矛盾與衝突,根結就是出在這裡的……
喜歡我的父親是曹操請大家收藏:()我的父親是曹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