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組建司空府時期相比,曹操組建丞相府總攬全局,規模更加宏大,權力更為集中,其屬官體係更為完備。
也是這樣,能進丞相府任職的,就更是優中選優了。
除了能力及經驗外,曹操對彆的也很看重。
比如忠誠與操守。
特彆是忠誠!!
在曹操看來,忠誠不是隻看言語上的擁護,更是需行動上的踐行,如果這一步都做不到的話,如何能確保在關鍵時刻,會做出有利於丞相府的決斷?
對見風使舵、投機取巧之人,曹操向來深惡痛絕。
丞相府不止是中樞要害,權力中樞,凡是涉及軍政財事等機要,皆需丞相府統籌調度,丞相府更是曹氏核心權益所在,能在這其中任職的,彆管大小,必須要與曹氏共進退才行。
不然真出現些差池,那受損的就是曹氏了。
當然曹操也知這是一種完美狀態,人心隔肚皮下,難保會有些彆的發生,至少據曹操所知情況,在丞相府之中,就有一些官吏跟漢室老臣、漢室宗親有不清不楚的聯係。
之所以沒有除掉他們,是曹操覺得留著這些人,反倒是能在一些關鍵時刻,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嘛。
政治就是這樣的。
擔任司空跟擔任丞相,儘管權力都集中在曹操之手,可這帶來的處境與變化卻是不一樣的。
彆的不說。
在如今的丞相府,是有一批人專門負責南匈奴、烏丸、鮮卑、西域等部情報搜集與彙總的,或許這一規模不算大,但其作用卻不可小覷,這一細微的改變,變相反映出曹操的視角已不局限於內部之爭了,更密切關注邊疆外族的動向。
總是有些事,是需要有人去做的。
哪怕是不得人理解,可該做還是要做的。
正是因為這一細微改變,使郭嘉所領校事府,已有一批暗樁主動滲透到邊陲了,他們主要做的就是對外刺探與傳遞。
曹氏跟先前比起來,體量是在不斷增幅的,所以曹操與曹昂有任何舉止,是會引起不小的關注及連鎖反應的。
這就是現實。
涉及到對袁之戰的研討,一連在丞相府開了數日,在這期間涉及到整體及區域的部署與調整,在不斷地碰撞下形成對應策略,且在這一過程中,一些決斷及命令,以丞相之名向中樞及許都有司各部,司隸校尉部、兗州、青州、冀州前線等處加急派發。
這些決斷及命令,會對整體或區域帶來什麼,這尚需時間來沉澱與發酵,但給許都及中樞帶來什麼,這些都是能感受出來的。
“跟某預想的一樣,有些人坐不住了。”
丞相府,內院書房。
曹操身倚憑幾,翻閱著所持公函,看到上麵的內容,曹操露出似笑非笑之意,“這人啊總是這樣,表麵一套背後一套,冠冕堂皇的話講多了,還真就覺得自己做的一切,全都是為了漢室社稷,實則……”
講到這裡,曹操笑了起來。
隻是這笑,卻透著幾分玩味與不屑。
對有些人的嘴臉,曹操是厭惡至極的。
漢室,要真靠這些人掌權與把控,還不知會墮落成什麼樣!!
要不是他,漢室朝廷會怎樣,這都是說不準的事。
“明公,這些人蹦躂的背後,與一處是有千絲萬縷的聯係。”郭嘉想了想,還是將心中所想講出。
“某知,某如何不知啊。”
曹操深吸一口氣,將公函丟到木案上,隨即長歎一聲。
天子!!
在曹操的腦海裡,浮現出一道年輕麵貌,這叫曹操生出些許疲憊,其實有很多事,都是因為那位才生出的。
對於其想要掌權的想法,曹操如何會不知呢。
可在一些事情發生後,曹操卻不覺得那位能做好這些。
沒有擔當,特彆是沒有魄力!!
這是曹操在試探下得出的結論。
在過去,曹操不是沒有過還政的考慮,畢竟漢室太得人心了,真要選擇走那一步的話,處置不好的話,這是會叫他,尤其是曹氏背負罵名的。
這些是需耗費很大心神與精力,才有可能逆轉回來的。
這還隻是有可能,不一定真能辦到。
真要是這樣,曹氏真要走到那一步,沒有把這些給解決好的話,很有可能出現秦二世而亡的局麵。
這豈不就白做了?
可後來,經曆了衣帶詔這件事,曹操的想法改變了。
曹操並不否認,其想法有改變,有一部分是受其子曹昂的影響。
曹昂做的事,其實就表明了他的態度。
曹氏擁有的這一切,憑什麼到最後要拱手相讓?
沒有這個道理!!
再一個,曹昂做了一些事後,在中樞的一些人表現,也讓曹操生出忌憚,真要是還政於天子的話,曹氏會有好下場?
這個事,在他默許曹昂做一些事,最終讓他坐上了丞相之位後,這期間又發生的一些事情,使曹操堅定了所想。
哪怕曹操從未對外講過,但其內心深處已做出抉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份權力來之不易,亦關乎天下社稷安定。曹氏若退必生大亂,這是曹操不願見到的,畢竟在這前後他付出太多心血了。
曹操是不願背負篡漢之名,但如今的局勢已然不容他退讓半步,所以在有些事已然明了下,如何改變一些事,就成了最重要的。
正是基於上述的種種考慮,才有了今下這場大戰。
曹操要用自己的方式,去真切改變些什麼。
“明公,那這件事……”
見曹操不言,郭嘉帶有試探道。
這件事不是小事,必須要設法解決。
不解決的話,一旦前線有所變,後方勢必出亂,到那時影響到前線,這是會影響到戰局走向的。
“一並交給荀令君吧。”
曹操沒有猶豫,開口說道。
郭嘉心下一緊。
果然是這樣。
也正因如此,郭嘉心跳加快不少,在前幾日的研討下,曹操明確了很多事,前線的,後方的,其中涉及到後方坐鎮及供應,還是交到了荀彧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