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不知何時下了起來。
寒風呼嘯,雪花在空中飛舞,大地披上一層銀裝。
“可惡!!”
“該死!!”
“袁尚他真是欺人太甚了!!”
邯鄲城外,袁譚大營。
帥帳中,袁譚怒不可揭的聲音響起,使得此間氣氛壓抑,劉備表情凝重,顯然是在思索什麼。
“他居然用此卑劣手段!”
袁譚緊攥雙拳,看向劉備憤慨道:“如此敗壞某的名聲,若某沒有任何表示,那豈不是遂他所願了!!”
“長公子不可衝動!”
一聽這話,劉備立即勸道。
“玄德公!!”
袁譚聽到這話,心中更氣了,“是他袁尚不仁在前的,黑山賊襲殺進並州,縱使某在平城坐鎮,難道就能避免此事嗎?”
“那黑山賊首張燕,早就投效了曹賊!!”
劉備暗歎一聲,對袁譚如此,心底是失望的。
遇到事情就如此暴跳如雷,如何能成事啊。
不過這次袁尚的做法,也的確是出乎劉備預料,在曹軍呈現多地威壓下,居然還派人散布消息,言並州及關中的大好局勢,就因袁譚的擅自行動,不聽從大將軍府調遣,放著更近的並州不去,非要一意孤行的南下來邯鄲抗曹,以至黑山賊殺進太原一帶,導致西線全局變得岌岌可危。
這真是太殺人誅心了。
袁譚為何要南下來邯鄲,這是為表明堅決抗曹的態度,以此改變先前因袁紹的申斥及不滿,導致的名聲受損。
且在這一路南下之際,袁譚聽從劉備的建議,向沿途郡國縣派人散布消息,而進抵邯鄲城外後,更是向趙國、巨鹿郡派出不少人,這一係列的操作下,叫那些心向袁氏,或不願看到曹氏強盛的群體,都是有著對應改變的。
有變化就是好事。
按著劉備所想,隻要接下來在這邯鄲一帶,與據守城池的袁尚互成犄角之勢,儘可能多的拖延曹操攻勢,局麵就對袁譚有利了。
事實上先前也確實是這樣。
袁譚所部沒有來邯鄲前,曹操所領中軍主力,是頻頻對邯鄲城展開猛攻,甚至多次都攻上城池了。
而在袁譚來了後,曹軍卻一反常態了。
不管前線的仗怎樣,可這在一些人來看,這就是好苗頭啊。
隻要能將曹操給拖住了,而其他地方的曹軍,一旦有什麼變化,這局勢就對他們有利了啊。
在這場大戰中,多數人的想法很純粹,冀州可以丟掉一些,但隻要曹軍沒有徹底攻破冀州,這一仗對他們而言就是勝利了。
沒有人覺得這有什麼問題的。
就好似在數載前,擊敗曹操,傾覆曹氏,是極為容易的事情。
這是一個道理的。
人啊,總是善變的,但卻偏不承認。
袁尚現在的做法,明顯是看出了袁譚所想,所以在等了很久,將一些事情錯開,以強按在袁譚的頭上。
這樣會叫很多人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