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征戰,曹昂麾下的武將絕對熱衷,自建安二年出任南陽太守,到節製荊豫徐揚四州軍政,這前後曹昂參與和發起的對外征戰不少,正是這一場場征戰,使得麾下一批批將校脫穎而出,成為其麾下倚重之才。
曹昂麾下的武將是呈現金字塔結構的,處於塔尖及塔身的將領,普遍是年富力強、銳意進取的中青年才俊。
這其中有曹操調派的,有曹昂招攬的,有戰場俘獲的,也有慕名投奔的,曹昂做到了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位將領,不以出身背景來論,一切俱以戰場表現來論。
曹昂用了數載光景,通過一場場對外征戰,做到有功就賞,有過就罰,逐步建起以曹氏為核心,以他為中心的精銳之師。
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極難。
但曹昂做到了。
在曹昂麾下也有走得近的趨勢,或因籍貫,或因脾性,或因其他,但這並不影響曹昂對軍中的威望及把控。
軍隊有小圈子,這是無法杜絕的。
人性使然。
但一切都要有度,曹昂默許這種現象有,可絕不允許有小團體淩駕於軍令之上,這種事情不進行打壓,更進一步就會形成山頭,形成派係,真到了那一步,彼此間一旦利益出現衝突,勢必會發生不好的事。
要是因為一些時局變化,導致出現將門勢力,那不可避免的就會發生藩鎮割據,真到了那一步,軍隊就完蛋了。
曹昂進行軍風整頓,推動軍改,為的就是避免這些事情發生。
與孫伯符的這一戰,曹昂想了很久了,因為他要通過此戰,不止使麾下將校更好融入曹氏大圈層,更要進行一次全麵調整與部署,至少在他離開襄陽,回到許都這一權力中樞,主體框架必須要搭建好才行。
建安八年,四月初,柴桑。
昏暗的天,下起蒙蒙細雨。
薄霧籠罩下,給此間平添幾分彆樣的氛圍。
“拜見公子!”
擲地有聲的喝喊,打破此間平靜。
柴桑將軍鄧方,親率麾下各級將校,於柴桑大營轅門處列隊相迎,這場麵,叫初至柴桑的看到,無不在心中生出感慨。
簇擁著曹昂,立於兩側的黃忠、紀靈、沙摩柯、申儀、郝昭等將,嚴象、秦鬆、陳端、賴恭、廖立、楊儀等人,陳宮、田豐、沮授、荀諶一行,還有曹植、曹衝、曹震、曹演等一眾子弟,此刻無不表情各異的看著眼前一幕。
當然,還有一人是沒有任何表情的。
孫權就像是個旁觀者一般,目光冷淡的看著眼前這一切,隻是在他心頭卻生出了彆樣情緒。
在長江航行的江船上,孫權是見到不少人,更看到眾多插著各式旌旗的大船,可這都沒有眼前要來的震撼。
人才濟濟!!
這用來形容曹昂麾下在合適不過。
最令人震撼的,還是眼前這幫文武,僅是曹昂麾下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分散在荊豫徐揚四州治下的。
而這是曹昂用了短短數載就凝聚起來的。
這如何能不叫人震撼呢?
講句不好聽的話,說曹昂是割據一方的霸主,這話一點都不為過的,當然曹昂可不會做這種蠢事。
“孔山鄧方表字),一彆數載未見,比之先前要沉穩許多啊。”人群之前,披甲挎劍的曹昂,在掃視了眼前眾將後,露出淡淡笑意,走上前伸手虛扶鄧方手臂,打量著鄧方笑著說道。
“公子過譽了。”
與平日的沉穩比起來,此刻,在人前的鄧方顯得有些拘謹,微微低首對曹昂道。
對曹昂,鄧方是打心底裡敬重的。
這份敬重,不僅僅是因為曹昂的身份地位,更是當初曹昂力排眾議,提拔他出任柴桑將軍。
要是沒有曹昂,就不會有他鄧方今日!
這份知遇之恩,他始終銘記在心。
鄧方所能做的,就是拚儘全力,為自家公子守好柴桑,與坐鎮南昌的魏延遙相呼應,確保豫章北部相對安穩!!
“哈哈,還含蓄起來了。”
曹昂見狀,伸手笑道:“在征東將軍府上下,誰不知你鄧孔山從嚴治軍,多次力挫敵軍來襲。”
“哈哈!!”
聽到這話,在鄧方麾下諸將,還有隨曹昂出戰的眾將,一個個都跟著大笑起來。
這一幕,叫很多人生出了感慨。
彆看曹昂許久沒來柴桑,但在這裡,他的威望及影響,是任何人都無法撼動的,柴桑是這樣,那彆處也是一樣。
“孔山,這段時日累壞了吧?”
在眾人笑過後,曹昂伸手拍拍鄧方肩膀,言語間帶著關切,“如此短的時間,要修築眾多軍寨,設施,這壓力可是不小的。”
“這些都是末將該做的。”
鄧方當即抱拳行禮,“末將等從未覺得累,反倒是日日夜夜期盼著公子早日到來!”
曹昂看看鄧方,又看看其身後將校,看到那一雙雙灼熱的眼神,曹昂臉上露出欣慰的笑意。
這就是他跟孫伯符打仗的底氣。
在他麾下,可不止有直屬諸軍精銳,更有分駐各地的精銳,隻要他一聲令下,這規模眾多的精銳是可以隨時調動,形成對敵最有力的打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可不是說說那樣簡單。
“諸君辛苦了。”
“願為公子效死!!”
曹昂話音剛落,鄧方及身後的將校齊齊抱拳,聲音如驚雷般炸響。
這股氣勢,讓一旁的孫權,內心是感到震撼的。
曹昂在軍中的威望實在是太高了。
“真不知那孫伯符,有什麼底氣跟大兄,跟我軍為敵啊!”亦是在此等態勢下,曹震的聲音響起,讓不少人循聲看去。
對於這些注視,曹震沒有絲毫畏懼。
“就你話多!”
曹昂轉身瞪了眼曹震。
“大兄,我說的是實情嘛。”
曹震低著頭,訕訕說道。
“還說!!”
曹昂瞪眼斥道。
“嗬嗬…”
見到眼前這一幕,不少人都笑了起來,對於將要來犯的孫策,聚集在此的將校,根本就沒有一人生懼的。
恰恰相反,在他們心底都燃起了鬥誌及戰意。
畢竟這是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啊!!
尤其是柴桑的這幫將校,他們不知盼望了多久了,終於等來了這場大戰的機會!
軍中就是這樣的,你有拿得出手的戰績,你就是晉升要比彆人快,在曹昂麾下,這種狀態保持了很久。
彆的不說,就說鄧方,早先是籍籍無名的,可僅用了數載,就成為駐防柴桑的將軍,麾下驅使著萬餘眾精銳,這可都是實打實的,不摻任何假的。
所以,對於即將到來的大戰,他們個個摩拳擦掌,鬥誌昂揚。
……
領軍進抵柴桑,不代表事情就結束了,相反有著更多的事宜,等著曹昂去決策,去審視,去下達。
隨曹昂而來的諸軍各部,要分批登陸進駐吧,黃忠他們率先跟隨登陸上岸,不代表其麾下就跟著登陸上岸了。
即便是登陸上岸了,不可能全都擠在柴桑一帶,在柴桑相鄰的地域,特彆是像廬山這等要地,是要派遣將校全麵接管的吧?
人選要選定的?
規模要確定吧?
而隨著軍隊開始調遣分派,與之相對的糧道要明確吧?如何供應要明確吧?
類似這樣的事還有很多。
也是這樣,曹昂在進駐柴桑後,一連就忙了數日,在此期間眾多調令,軍令被曹昂明確下來。
在此等態勢下,也有一批批人趕來。
“二哥!!”
在柴桑臨江的一處區域,當看到從船上下來的曹鑠,早早等候的曹植、曹衝、曹震、曹演等人,一個個都興奮起來。
跟先前比起來,曹鑠要穩重不少。
作為一母同胞的親兄弟,曹鑠跟曹昂是有幾分相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