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全村沸騰_春花奶奶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春花奶奶 > 第26章 全村沸騰

第26章 全村沸騰(1 / 1)

“無妨,隻是心中有事,如那熬製的湯藥,苦不堪言。年歲漸長,情緒波動如那洶湧的波濤,實難承受。

無妨,我給開些藥丸,服下便好,以後可不能如此了,都聽見沒有。”

老郎中趙樅輕撫胡須,從挎著的藥箱中取出一個瓷瓶,遞與裡正,“喏,一日三次,每次一丸即可。”說完,也未收取診費,便轉身離去。

“哎!多謝您嘞!”裡正趕忙道謝。

王春花望著老郎中,心中不禁慨歎:這村裡的老爺子們,個個都可愛得緊呐!

張定遠服下藥丸,未過多久,氣息便穩定下來。

裡正這才放心地招呼張磊和幾個年輕人將他送回家。

“哎呦喂!你們幾個都慢著點兒,輕點兒啊,送回去後。大磊,可彆忘了讓老爺子服藥啊。”

“哎!叔,我曉得。”張磊緊張地抱著老爺子,匆匆往家趕。

王春花見張定遠被送回去,這才如釋重負,長舒一口氣,方才真是把她嚇得夠嗆。

她轉過臉來,見其他幾人都直勾勾地盯著自己,“嗬嗬!您諸位可莫要激動啊!嗬嗬!”

“嗬嗬!怎會,我們到底年輕,”張富貴咧著嘴,一臉傲嬌地說道。

其他幾個紛紛應和道:“可不是嘛,可不是嘛。”

“哈哈!如此甚好,那咱們繼續方才的話題吧!”

“好呀,有財家的快講講,去鎮上談買賣,談的咋樣了?”

王春花望著這些人,這些平均年齡五十五歲的老爺子們一個個激動地詢問著自己。不禁心生感慨,這些人都這般年紀了,還如此為村子勞心費神,實在令人感動不已。

於是便將談妥的合作,事無巨細地跟老人們講述了一遍,有遺漏的地方還讓孫寧補充了一下。

“哎呀呀!這下可算有著落了,村裡有的忙咯,哈哈!有財家的你可真是太厲害了。”幾位族老都對王春花豎起了大拇指。

“是啊,這回可好了。”裡正咧著那張大嘴,笑得像他小孫子一樣。

“沒錯,後續還得仰仗您們多費心呐!”王春花喜笑顏開地對族老們說道。

“那是自然,都是自家人,肯定得多照應著點。”

族老們一個個喜不自禁,笑得露出了那殘缺不全的牙床,仿佛那是他們最珍貴的寶物。

“嗬嗬!各位長輩,我就長話短說啦,這是我們今日與幾家掌櫃簽下的契約。”王春花說著,便從袖口掏出一遝契約,交於裡正。

“哎呦喂!有財家的,你可真是辛苦了!這,這……”孫裡正激動得雙手顫抖,接過契約,如獲至寶般一張張仔細端詳過去,遇到不懂的,便趕緊問向旁邊站著的孫寧。

族老們都起身圍著孫裡正,一個個伸長了脖子,仿佛那契約是稀世珍寶,不時傳出“哎呦喂,好家夥,可以啊!”的驚歎聲。

王春花則靜靜地坐在一旁,輕抿著薄荷水,看著這群長輩,心中滿是歡喜與滿足。

她暗自想道:看啊,這一張張燦爛的笑臉,都是因為自己,這一切的美好,也都是因為自己。嗬嗬!

孫寧凝視著這一群長輩,最終目光停留在王春花身上,眼睛微微眯起,其中閃爍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精光。

這王嬸子可真是深藏不露啊!

這邊張村長跟趙族長宛如嚴謹的質檢員,在作坊裡仔細地檢查著收尾工作,王春花商談合作之事,他們都無暇去迎接。

最後幾處地方也檢查完畢,他們正打算去王春花家聽聽後續,剛走出作坊門口。

張村長就看見自己家小兒子張濤像個豹子一般朝作坊飛奔而來,邊跑邊扯著嗓子喊:“爹,快回家,太爺爺出事了!”

“哎呦喂!老張快去,快去,這裡有我。”趙族長急的推張村長,讓他抓緊時間回去看。

“什麼?啥時候的事情啊?”張村長如遭雷擊,扔下手裡的東西,像一陣風似的跟著張濤往家跑去。

“就剛才,大哥給抱回來的,說是王嬸子回來沒多久就出事了,趙爺爺看過說太爺爺太激動了。”張濤一邊跑一邊解釋著,倆腿倒騰的飛快。

“哎呀!千叮嚀萬囑咐,就說彆去,彆去,萬一消息不好給氣著,那可如何是好啊!”

村長心裡猶如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無奈至極。

想當年,自己的爺爺年輕的時候,可是跟著裡正爺爺一起曆經千辛萬苦,才逃難來到這小河鎮的。

來到這裡之後,好不容易才被分配到了三合村。

那時的三合村,可還不叫這個名字呢!隻因為律法規定,每個村都必須有木匠與郎中。後來,把精通醫術的趙氏一族劃分過來,與他們共同生活,這才成立了如今的三合村。三合村的名字,也正是由此而來。

聽說還有個叫十二聯合村的,也是因為姓氏眾多才起的這個名字。

他們這個朝代的國君,當初發家的時候,不過是個普普通通的農民,自然也就不太在意名字背後的寓意了。

想當年,張定遠還是個十七八歲的青蔥少年,怎奈天災人禍接踵而至,百姓們苦不堪言,隻能踏上逃荒之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女承母業,我在豪門當保姆 崩壞:從最弱律者開始生活 我,木偶戲神,斬斷陰陽 快穿抱大腿後人生開掛了 重生寶可夢,從獨角蟲開始 我在霸總世界當胃病醫生 高考落榜?我眾籌開創最高學府! 開局覺醒無敵劍氣,我殺瘋萬界! 亂世龍淵:青銅羅盤震三國 NBA:執教勇士,鄧肯感到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