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這時,張小寶興高采烈的呼喊聲將王春花猛地拉回到現實中來:“哈哈哈,阿奶!您快瞧呀,快看呐,那邊馬上就要開始放鞭炮啦!”
小家夥興奮得滿臉通紅,一雙小手緊緊拉住王春花的大手,還不停地來回晃動著,似乎想要把自己內心的喜悅傳遞給奶奶。
“哎呀,是嗎?是嗎?我的乖寶兒,快彆晃了,阿奶這就看!”王春花被小孫女這麼一叫,趕緊回過神來,手下意識的摸了摸身邊寶寶車子裡的小蛋蛋。
發現孩子沒哭,隻是醒了,睜著圓潤的眼睛,看著王春花笑。
“哎呦呦!奶的乖孫醒了,來奶抱抱。”
王春花被他這樣看著,心裡軟的不行,趕忙伸出雙手,把小心肝給抱起來。
“哎呦!我小蛋蛋醒了!好了,我們去看看外麵有什麼好玩的事情啦!”
來到窗前,便順著張小寶手指的方向望去。
打眼仔細瞧過去,隻見在百米之外,一片煙塵滾滾而起,遮天蔽日,仿佛一陣沙塵暴正席卷而來。
待煙霧稍稍散去一些,便能清晰地看到一座兩層高的建築物矗立在那裡。這座建築雖然算不上宏偉壯觀,但卻透露出一種古樸典雅的氣息。
在那二層的樓台上,十幾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們正忙碌著。
他們每人手邊都放著一個竹筐,裡麵裝滿了各式各樣精美的小禮物。這些小禮物五顏六色、琳琅滿目,一看就知道是剛剛吊上去的。
就在這時,下方的入口處開始陸陸續續有人走進來。
這些人大多是附近村莊的村民,而且很多都是一家人結伴而行。
他們興高采烈地朝著規劃好的方形隔離空地走去,很快,原本空曠的隔離區便變得熱鬨非凡起來。放眼望去,可以看到大部分的隔離區內都是老老少少好幾家人聚在一起,歡聲笑語不斷。
他們每個人手中都或多或少地拎著一些東西,有的提著裝滿各類乾貨的籃子,裡麵有紅棗、核桃、花生、小餅乾等;有的則捧著剛從自家田地裡采摘下來的新鮮蔬菜和水果,散發出陣陣清香;還有的手持小巧玲瓏的香囊或繡工精美的手帕或著紙鳶,仔細看去,甚至有人懷裡還抱著一隻可愛的小雞,鴨以及豬崽呢!
一會兒,進入規劃區要放進旁邊的籃子裡呐!上梁結束要給學堂裡的孩子們食用呢。
王春花心裡明白,這些前來送東西的人們大都是三合村附近村落的老百姓,他們帶來的物品皆是家中常見之物。
然而,這些看似平凡無奇的東西卻蘊含著深厚的意義。
原來,他們帶著這些禮物來到學堂,是遵循當地長久以來形成的一種習俗。
而這裡每一件物品都承載著村民們對於學堂裡孩子們,滿滿的期盼與深深的祝福。
那些美味可口的吃食,不僅僅是為了給孩子們增添飲食、補充營養,更是寓意著日後孩子們能夠得到來自各方的支持與幫助,永遠不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當王春花了解到這些背後的含義時,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感動之情。
她深深地感慨:“到底還是咱們的老祖宗們,更加重視人的內心世界啊!”
這些傳統習俗仿佛有一種神奇的力量,能夠給予人們靈魂深處以安定感和撫慰作用,讓人感受到無儘的溫暖與關懷。
等到所有人都按照順序被安排分好了各自的區域後,站在樓梁上的負責人高聲喊道:“梁起新室,喜氣洋洋。願此棟梁,庇護四方。”
他的聲音洪亮有力,在整個場地上回蕩開來,讓每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緊接著,隻聽見一聲清脆的呼喊:“接福嘍!”原來是梁上的一群年輕漢子們已經準備就緒。
他們腰間係著鮮豔的大紅花,個個精神抖擻,滿臉笑容。
尤其是那一張張被陽光曬得黢黑的麵龐上,此刻更是洋溢著難以掩飾的喜悅之情。
隨著這聲呼喊,年輕漢子們紛紛伸出手,迅速從筐子裡抓起一把把小禮物,然後用力向樓下拋灑出去。
那些小禮物在空中劃過一道道美麗的弧線,宛如流星一般墜落而下。
一時間,空中到處都是五彩斑斕的物件,煞是好看。
而梁下的村民們見到如此情景,一個個都興奮不已。
“來嘍!來嘍!快撒,拋!用力……”
“哈哈哈!接著了!接著了!再來……
“牛子,快!可勁兒拋!”
有的人迫不及待地捧起雙手,高高舉過頭頂,試圖接住更多的禮物;有的人則乾脆將身上穿著的外衫脫下來,當作臨時的容器用來盛放掉落的禮品。
更有甚者,居然直接脫掉腳上的鞋子,頭上的草帽,拿在手裡揮舞著,想要增加接到禮物的機會。
大家都使出渾身解數,隻為能夠多搶到一點福氣和好運。
現場氣氛熱烈異常,人們的歡呼聲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
“嘎嘎嘎,接福,老李你快點兒接福嘍!”
“來了!來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