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輪在地麵上滾動時,發出一陣“嘎吱嘎吱”的聲響,這聲音聽起來竟如同大自然在輕聲吟唱著一首美妙動聽的祝福樂章。
它伴隨著迎親隊伍一路前行,將喜悅與歡樂傳遞到沿途的每一個角落。
隨著那輛裝飾精美的馬車緩緩地開始移動,其後緊緊跟隨著一群忙碌而有序的人們。
隻見他們有的,雙手穩穩地端著裝滿精美食物的盤子,有的則挑著沉重的提梁盒,盒子上係著鮮豔的紅綢帶,有的抬著用紅綢蓋著碩大箱櫳,顯得格外喜慶。
這些人身著整齊乾淨的服飾,步伐整齊而又謹慎,他們都是三合村的青壯年與張家一些家丁。
每個人都喜笑顏開,穩穩抬著這些珍貴的陪嫁物品,仿佛那是世間最易碎的珍寶一般。
在這支護送隊伍的前方,一群張家三房的,送親人。
這些人可都是,張家各房的年輕兒郎們啊!
其中有氣宇軒昂的張宇,張聰,儒雅隨和的張明,風度翩翩的張濤,還有“樸實憨厚”的張二狗以及機靈聰慧的張知珣。
除了他們幾個,還有大大小小二十來個半大不小的小夥子呢。
在這個小小的三合村裡,有著一個古老而又美好的傳統習俗:每當家中的閨女出嫁之時,本家的哥哥們都要義不容辭地,擔當起送親的重任。
而且,他們必須一路將新娘護送至婆家,不得有絲毫懈怠。
等到達婆家之後,哥哥們還要與妹妹品嘗一下婆家準備的飯菜,喝一口婆家的酒水。
這樣做不單單隻是一種禮儀形式,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方式,讓婆家清楚地知道,這位出嫁的女子背後,可是有著強大的娘家人,作為後盾支持著呢!勿要起那齷齪心思。
所以那些沒有太多親戚朋友的人,有些家底的,都會雇村裡或是鎮上的人來送親。
此刻,這支長長的隊伍就像一條蜿蜒曲折的巨龍,浩浩蕩蕩地從張家出發,一直延伸到了村口。
遠遠望去,真是壯觀無比!
而在那些精美的箱子裡所盛放著的,並不僅僅隻有尋常可見的鍋碗瓢盆、被褥衣物之類的生活用品。
實際上,這裡麵幾乎囊括了那位即將成為新婦的新娘子,未來在婆家生活所需的所有物件。
小至針頭線腦,大至床品,家具擺設,可以說是一應俱全。
無論是吃穿住行等基本需求,還是應對生老病死各種情況的,必備物件,無一不全。
其中不乏蘊含著吉祥寓意的珍貴好物,如閃閃發光的金銀珠寶,實用的田產地契,華麗柔軟的綾羅綢緞;更有活潑健壯的家畜家禽,它們將成為新家的一份子,為生活增添生機與活力。
此外,各個年歲時節,所需要用到的特殊物品,也被悉心準備齊全。
當然,甚至連將來離世之時,所躺臥的棺槨也包含在內。
可謂是女兒一生所需的吃喝拉撒用,到去世時都有的用,此處不再詳細描述了。
這些僅限古代大戶人家,窮苦人家有時候一床被子,一件新衣服都沒有。
對於那些窮苦人,頭上能紮個紅繩就是幸事了。
其陪嫁的物品琳琅滿目、應有儘有,每一件都承載著家人對新嫁娘,未來生活的美好祝願與期待。
馬車沿著蜿蜒曲折的道路徐徐駛出了三合村,漸漸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