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後是要給弟弟當媳婦的。
所以大丫必須聽弟弟的話。
現在,她要聽爸媽的話。
以後,要聽弟弟的話。
當初那波人來招人,這對夫婦還擔心過一段時間。
但是這麼多年,再也沒有人找過來,想要找孩子。
他們也沒有了顧慮。
而且也是讓大丫認清現實。
這個家裡,她是外人。
是他們收留了她,給她吃的喝的。
她可不是這家裡的人,不要妄想自己不該有的東西,更不配和弟弟搶東西,說弟弟的不是。
大丫被打了一頓,接受了這個事實。
在知道自己不是爸媽的女兒後,她心裡沒有那麼多意難平了。
也不會覺得他們不公平了。
曾經她還因為爸媽疼愛弟弟,對弟弟有求必應,對自己卻是不聞不問,非打即罵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感到傷心難過。
如果在弟弟小的時候,爸媽這樣,她還能覺得她是姐姐,要讓著點弟弟,應該的。
大丫記得自己三歲開始就要幫家裡乾活了。
在弟弟三歲的時候,大丫讓弟弟和她一起撿柴火。
爸媽就把她罵了一頓。
說弟弟不需要乾活。
大丫開始覺得自己和弟弟是不一樣的。
後來大丫和其他小姑娘說話。
發現大家都是這樣的。
她們都需要照顧著弟弟,有什麼事情都是她們做,弟弟隻需要在家裡玩。
而且有好吃的都是弟弟的。
她們不能吃。
有的多看兩眼就會被又打又罵。
不光是弟弟,就算家裡有哥哥,也是一樣的。
哥哥不用乾活,可以去上學,她們要乾活。
大丫並沒有因為在其他女孩子身上找到共同點而感到安慰。
她更加痛恨弟弟。
如果沒有弟弟就好了。
為什麼爸媽要把弟弟生下來呢?
在弟弟出生前,她雖然也要乾活,但是都是和媽媽一起。
她幫媽媽乾活,媽媽就不會那麼累了,她覺得很開心。
那時候媽媽還會抱抱她,會給她做衣服,會在她生病的時候守著她,給她吃好吃的雞蛋。
但是這一切在媽媽有了弟弟之後都沒有了。
媽媽把家裡所有的活都交給她,媽媽開始跟著爸爸一起早出晚歸。
媽媽說,家裡有了弟弟,爸爸媽媽要去掙錢。
爸爸有時候要去山下找活乾。
媽媽在地裡乾活。
一直到天黑才會回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