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拾花是個桃樹精,自桃樹上生出靈識不過百年,百年裡與這座老宅一起曆經周家三代,期間避過數次被砍了做器具的命運,是以這家人並不討妖的喜歡。
四十多年前的周氏夫婦膝下育有一雙兒女,這女兒便是周璃,同為周氏子女,周宸天性跳脫,活潑調皮,常惹是非,而周璃乖巧懂事,亦好學,是以在五年一度的仙門盛會中被天衍宗看中了資質,收為內門弟子,修行十八年。
周家有人修道,這對一個尚未修得妖元離體的桃樹精來說無疑是最要命的。
好在女童隻是逢年過節偶爾回來看看,拾花隻需將氣息隱匿起來不被發現,但在平日裡卻要努力讓花開得熱烈一些,果子結的更香甜一些,讓這家人明白自己的價值,不要總想著砍了他。
妖生,真累。
前幾年,相安無事,拾花勤快的修煉,想逃掉被砍的命運,成為這百八十裡獨領風騷的桃樹,隻是隨著周璃的長大,修為的提高,一次歸家,周璃直接靈劍指他,驚得拾花忙證明自己是隻善良的妖。
凡事自有因果,幼時的幾次出手相助,長大的女子還記得,一人一妖交換了條件,護家保平安,拾花覺得很不錯,於是一來一去,遂成朋友。
修行是枯燥無味的,何況周圍隻有他一隻初結妖元的妖,但周璃的歸來總是會帶給他不一樣的景致。
陸分五域,四海二十一島環繞,三宗十二門林立,神域秘境,簪花大會,以及神鑒盛會,有不同的修士不同的機遇,更有形形色色的妖,如蛟,如蛇,如狐,如雀……,世間的琳琅,被一一陳列,對於一個困於一方土地的妖來說處處充滿了誘惑,於是拾花勤加修煉,想早點修得妖元離體去看看世間的景色,隻是還未等他修煉成功,周璃除妖時出了岔子,靈氣逆轉,靈珠碎裂,修為被毀,再與修道無緣。
那一陣的周璃如失了神魂的人偶,隻有在薑氏出現的時候能恢複一些神采。
薑氏是名門氏族,周家不過小門小戶,門第之差猶如溝壑,然薑氏子心如磐石,以雙靈生息鎖結誓,立誓者生息相連,休戚與共,一方身死,一方魂滅,於是薑氏鬆口,周璃嫁入府。
拾花不知情為何物,周璃說好那便就是了。
臨行前,一妖送桃木簪,護一次劫難,一人送靈根,助早日修得妖元離體。
人生靈根,後化形為珠。
靈珠是修道的契機,是俗世之人邁入仙門的第一關,於妖而言,可助結妖元,可提升修為。
周璃刨靈根,拾花是感念她的,但是又有些難過。
常日裡,他知曉此人雖常年在外,卻有回來的時候,今次卻是不一樣,讓人直覺不再回來。
他憶起過去,突然覺得百多年的修煉,也隻有這後二十年能有些滋味,滋味過去,又剩無味了。
拾花百無聊賴的數著日頭,未曾想過她會回來,而當她再次出現之時,已沒有當年的清華之姿。
周璃入府兩年,尚有郎情妾意,舉案齊眉,而後生一子,其子五官不調,一眼開,一眼合,鼻缺翼,膚如紙,不啼哭,素被傳妖人之後。
雙靈生息鎖,兩方主意解,則不生後憂。
一方容不下這不人不妖的孩子,一方舍身保全,當初羨煞旁人的雙靈生息鎖的誓約轉眼便成了一場空談。
周璃回來後的日子亦不好過,這天下沒有不漏風的牆,有人便有是非,巷間裡道的流言蜚語,父母手足苦苦哀勸不得後的離去,以及孩子三歲時夭折,樁樁件件至人崩潰。
周璃瘋了,她整日守在冰冷的屍身旁邊為其一日三食,穿衣梳洗,溫柔軟語,就像孩子還活著一般,隻是在久久未得到回應時,哭聲嗚咽,在冰冷的宅院裡更顯淒涼。
孩子出生後,薑氏子並沒有為孩子取名,更不允冠以父姓,周璃喚他阿昀,不似美玉,卻如長存的昊日。
拾花從未想過人的性情可以大變至此,紅塵囂囂,可以讓人圓滿,亦可將人碾得支離破碎。
那時他已修得妖元離體,但因修行不高不能離體太久,他隻得附身在阿昀身上,給她在人世織了一段美夢。
夢裡從孩童的蹣跚學步,到少年初長成拔劍問四山的意氣風發,到娶妻生子,孫兒滿堂的美滿願景,這一夢,一去就是二十年。
人死無至親之人送終便是此生不得圓滿,他是妖,做不了周璃的未亡人,隻得在鄔一城的桃樹上種下桃花印用以尋人,惶惶十來年,終得一遇。
人有執念,妖亦有執念,在蘇清絕眼裡,人世因有執念,有期許,才有活下去的必要,如周璃一般行屍走肉的活著不如死去,不過人與妖所求不同,她看了眼老婦人,道:“她服了鼎元丹?”
曉夢浮生陣需要用旁人的夢境來做引子生出新的夢境,周璃一夢二十載,她本是常人軀體,避不開人間五穀,常年活在夢境裡,不用些法子怎活得下去?
拾花點點頭:“不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