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聖主怕是來了一半,還有很多是來看熱鬨的,大家都想一觀太虛帝器的神威。”
“宴會快到一半時,紫鳶王以身子不適為由,半醉半醒地回去休息了。也就是那天夜裡,他突然暴斃。”
“他身上沒有傷,妖族元老們調查了多日也沒有查出什麼有用的線索,最後下結論時隻能說是他修煉出了岔子。”
“其實許多人也不相信這個結果。如此做法,也是因為一些元老急著想要穩定局麵,儘快推舉新王上位。”
“結果事與願違,反而弄巧成拙,給了各方一個絕好的理由抨擊這些元老。”
“可能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不斷煽風點火。此事之後,好幾位族老和老將逐漸失去威信力,特彆是太虛帝器也跟著遺失,讓許多妖眾非常氣憤。”
“有人將所有過錯都算在了他們的頭上,說他們若是早些交出帝兵,也不至於這樣。”
“妖族各方都不認這個調查結果,包括赤雁王、金毛獅王、青鮫王、北冰王等最可能成為妖主的年輕妖王,都說要查出內鬼,找出真相,為紫鳶王討一個說法。”
“這種說法在那段時間很容易得到大量妖眾的支持,他們的勢力也順勢在那段時間崛起,擁護者越來越多。”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互相算計。大家都在指責對方有嫌疑。”
“多事之秋,又接連傳出噩耗,兩位可以壓陣整個妖族的老將相繼離去。”
“其中一位,就是之前提到的那位八重天族老,白鶴神王。”
“另一位族老資曆僅次於白鶴神王,同樣是孔雀神主座下猛將,人稱鴻鵠妖王。”
“這二位一去,整個鳥族便隻剩年輕的赤雁王坐鎮。他身後失去老將支持,率先受到針對!”
“我那拜把子兄弟可能是運氣好,上頭還有兩位老獸王活著,其中一位輔政族老還是他叔祖父。這二位族老都在力挺他上位妖主……”
“赤雁王提前察覺到了情況不對,開始給自己謀劃後路。”
“他拉攏了不少人族勢力前來幫他站台,不斷有人族強者插手我妖族內部之事,其中就包括十大聖地之一的西疆聖地。”
“餘下幾位德高望重的族老聽說後對他極其不滿,一邊倒地支持金毛獅王接任妖主之位。”
“他們把許多妖族內大小事務都交給了他處理,並且把孔雀神王的妖主印都交給了他保管,他當時儼然已成攝政王。感覺他離妖主之位就差臨門一腳,可惜這一腳就是跨不進去。”
“此時妖族內部已經四分五裂,比如鳥族眾妖,他們隻願追隨赤雁王,隻聽他的號令。”
“哪怕我手持蓋了妖主印的聖旨去請人前往妖主殿商討事情,人家也是不予理會。”
“最後活著那三位德高望重的族老畢竟老了,麵對分裂局麵也是有心無力。”
“他們就這樣看著整個妖族陷入爭權內鬥之亂。”
“妖族當時有五大聖地、十方神城、三千靈墟、十萬洞天、百萬福地和上億部落,分支龐大,妖眾更是數不勝數。”
“幾位妖王都想成為中荒妖主,結果誰都不服誰!”
“隨著時間推移,最後赤雁王、青鮫王、金毛獅王、北冰王等四位年輕妖王都不裝了,直接攤牌。”
“他們各自在自己那幫小弟的擁護之下自封為了妖主,皆說自己才是正統。”
“幾位妖王自封妖主之後,都以要肅清內部奸人為由,宣布要征討其他妖王,實則是為奪取更多的妖族領地……”
“當時最強者為青鮫王,修為仙椎七重天巔峰。他也是最孤傲的,誰都不服,就連幾位族老他都敢當麵大罵,罵他們不作為。”
“結果他最先遭到清算,被赤雁王、金毛獅王聯手斬殺,死得最慘不說,還被三大族老扣上了謀逆的帽子。”
“就連紫鳶王之死的罪名也都安在了他身上,說他勾結外人、引狼入室,就是想坐上大位。”
“另有兩位妖王也跟著敗落,紫鳶王和我那拜把子兄弟已經勢不可擋。”
“北冰王想要替青鮫王討回公道,然而大勢已去。吃了兩場敗仗後,她心灰意冷,放棄了占領的妖族聖地和數百處靈虛洞天,帶著雪原諸部族遠走極北。”
“赤雁王與金毛獅王對峙了許久,互相都沒占到便宜。最後他們握手言和,割據了餘下勢力。”
“這段內戰至少持續了將近兩百年,因為妖族內鬥,整個中荒妖族元氣大傷,人心散了不說,兩大妖王所轄領地與妖族部落加起來也沒有原來孔雀神主在位時的一半大。”
“其中有一些是不服氣的大部落,他們脫離管轄依附了人族大勢力,另有一部分直接被人族大帝國趁機吞並。”
“兩大妖王在之後的千年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收回了五成左右的地盤。”
“小葉,你能在如此年紀就得青丘等幾個妖部大落的支持,成為僅次於他們二位的新妖主,真是了不得呀!”
“彆誇了,您再說我該臉紅了。”葉紫鳶說道,“就算加上我手下大小各部,也不過當年的六成左右。比起大一統時期,還差得太遠了,什麼妖主不妖主的,就是叫著好聽,其分量遠不如我爺爺在位那會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