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蘇寧心裡已經是有了不好的預測,確實沒想到簡單的事情會這麼的複雜。
當然經曆過諸天萬界的蘇言並沒有放在心上,選擇其他的大城市反而也被蘇寧考慮了。
……
三天後的項目說明會現場座無虛席。
讓蘇寧意外的是,前排坐著十幾個白發蒼蒼的老人,都是國內科研所和大學關於電池行業的專家。
技術說明環節,傑森·吳用蹩腳的中文講解電池原理,當幻燈片切換到與特斯拉的對比數據時,會場響起驚歎聲。
突然,後排站起一個戴眼鏡的年輕人。
“蘇總,我是《閩東日報》記者。請問這種電池生產過程中是否會產生六價鉻汙染?據我所知,規劃用地附近的蘇洋村去年已經出現多例血鉛超標……”
會場頓時騷動起來。
蘇寧注意到周副縣長嘴角閃過一絲笑意。
“好問題。”蘇寧示意傑森調出新幻燈片,“我們的固態電解質技術完全不含鉻、鉛等重金屬。事實上……”他點擊遙控器,畫麵切換至三都澳實業的排汙口偷拍視頻,“這才是真正的汙染源。”
現場一片嘩然。
周副縣長臉色鐵青地起身離席,幾個記者立刻追了出去。
說明會結束後,蘇寧在酒店門口被一群村民圍住。
領頭的是他多年未見的堂哥蘇烈,如今已是蘇洋村的村委會副主任。
“阿寧!”蘇強曬得黝黑的臉上滿是憤怒,“你們廠子一建,我們的海蠣養殖區就沒了!”
蘇寧愣住了。
他記得這個堂哥確實有一個海蠣養殖場,隻是真的沒必要這麼的激動吧?
三都澳實業的排汙才是他們養殖場的汙染源,卻是沒有叫他們有過任何的排斥。
此時的蘇寧不由得感到心寒了起來,本來都已經做好“吃虧是福”的準備,現在也不得不開始考慮繼續了。
“烈哥,規劃圖上廠區離養殖場至少兩公裡……”
“那是直線距離!”蘇烈卻是倔強的掏出一張皺巴巴的地圖,“排汙管道要從我們灘塗底下過,施工會破壞當地整個生態係統!”
當晚,蘇寧獨自驅車來到蘇洋村。
潮水退去的灘塗上,村民們正借著月光采收海蠣。
海風中飄來柴油發電機的轟鳴,那是周副縣長姐夫建的臨時加工廠……
就在規劃中的永仁電池廠用地旁邊。
“阿寧,你知道一畝海蠣能養活幾家人嗎?”蘇烈蹲在礁石上,指向遠處星星點燈的漁排,“那邊是阿土伯家,女兒上大學全靠這個;再過去是阿香嫂,丈夫工傷癱在床上……”
海風吹亂蘇寧的西裝。
他突然意識到,自己精心設計的商業藍圖,在鄉親們眼裡可能是砸飯碗的災難。
“烈哥,三都澳實業的排汙才是你們養殖場的問題,為什麼你不前去阻止?”
“哼!誰不知道三都澳實業背後的大傘,我們幾個普通村民說得過他們嗎?”
“……”
“阿寧,你在美國好好的,乾嘛要回來?難道真的是為了回來顯擺嗎?”
“烈哥,我們打小一起長大的,你認為我是這種人嗎?”
“哼!誰知道呢!反正人都是會變的。”蘇烈不以為然的說了一句便是起身走開了。
“……”而蘇寧看著這位堂哥離開的背影卻是充滿了複雜。
回到酒店之後,蘇寧撥通了洛杉磯的電話:“麥克,我需要你聯係it的海洋環境實驗室……對,就是做紅樹林修複的那個團隊。”
三天後,《閩東日報》頭版刊登了兩則新聞:永仁集團宣布暫停電池廠的投建,追加資金早就封閉式循環水係統,確保電池廠零汙染後再上馬;同時與蘇洋村簽訂海蠣深加工合作協議,由永仁負責國際市場渠道。
小字部分提到,三都澳實業因違規排汙被勒令停產整頓。
項目啟動儀式上,周副縣長勉強擠出笑容剪彩。
蘇寧站在父親和堂哥蘇烈的中間,背後是嶄新的“永仁寧德海蠣養殖中心”招牌。
海風拂過會場,帶來遠處灘塗上紅樹林幼苗的清香。
“阿寧,謝謝你。”蘇烈悄悄塞給他一個塑料袋,裡麵是剛撬開的海蠣肉,“還是小時候那個味道。”
蘇寧嘗了一口,鹹鮮中帶著微微的甜。
這個味道,比任何商業合同都更讓他感到踏實。
他知道,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技術引進、人才培訓、市場開拓,每一關都像當年的偷渡一樣充滿未知風險。
但這一次,他不是孤獨的逃亡者,而是帶領家鄉前行的引路人。
等到送走了喧鬨的鄰居和親戚之後,蘇寧卻是突然看向一旁的爸媽,“爸,媽,我帶你們去上海定居吧?”
“什麼?去上海?”
“對!這段時間的事情太讓我寒心了,我不準備繼續在老家投資了。”
“可是……現在不是挺好的嗎?”
“爸,有些事情很複雜,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的。”
“這……”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然而再回來已經不是以前的局麵了。”
“阿寧,要不你還是讓我們留下來好了。”
“爸,媽,現在上海對戶口的管理還不是那麼嚴,為了蘇雯和蘇昊以後的前途和未來,去上海定居才是最合適的。”
“我還以為你會讓我們去美國。”
“不可能!美國那邊看似繁榮,其實處處都是危險,如果有可能我寧願不去美國。”
“好吧!你比我們看得遠,懂得多,就聽你的。”
“嗯,這就好!既然你和我媽同意,那我就讓人安排這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