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旨下,命許靖,李嚴,蔣琬等,保太子留守兩川。”
“虎威將軍趙雲為後應,監督糧草。”
“黃忠、張飛為前部先鋒,範陽為軍師,隨朕同行。”
“命諸葛亮為伐吳主帥,獨領一軍為策應。”
“共起大軍七十五萬,擇定章武元年七月丙寅日出師,欽此!”
“是!”
眾臣接旨,一同向劉備叩頭跪拜。
……
退朝時,範陽心中有個最大疑慮。
劉備此時的兵力,真有七十五萬嗎?
那不是演義中虛構的兵力數嗎?
範陽正要去找諸葛亮問個清楚,卻發現諸葛亮已經搖著扇子,麵色沉重的走了過來。
“丞相。”
範陽主動朝諸葛亮打著招呼。
諸葛亮勉強笑了笑道:“子煜,此番出征,關乎漢室未來之國運興衰,家國變數,可都係於你一人之身了。”
“成,你則名揚天下。敗……你想好後果了嗎?”
範陽聞言,麵色也不禁沉重下來,鄭重點頭道:“我當然知道,若是失敗,範陽萬死莫贖其罪。”
諸葛亮無奈的笑道:“算了,事已至此,我們都隻能拚命向前了。”
“對了,丞相。我們真的有七十五萬的兵力嗎?”
在範陽問出心中疑惑時,諸葛亮不禁啞然失笑。
“子煜,那詔令是昭告天下的,七十五萬不過是號稱七十五萬,恐嚇世人罷了。”
範陽皺眉道:“那我們究竟實際兵力有多少?”
“二十五萬!”
在聽到諸葛亮的回答後,範陽稍感寬心。
二十五萬雖然也不是很多,但最起碼沒有低出範陽的心理閾值。
“子煜,就是這二十五萬兵馬,也要留守五萬人鎮守邊疆,以防不測。”
“也就是說,真正能用的兵力,隻有二十萬。”
範陽聞言,忽然笑了,點點頭道:“當年曹孟德揮師下江南,不也隻有二十萬人嗎?夠用!”
諸葛亮淡淡搖頭道:“但那不是曹操的全部身家。他的後備兵員,至少還有二十萬。”
“可我們呢?二十萬兵員是我們全部的身家了。是陛下南征北戰二十年,攢下來的家業……”
“這份重擔,子煜你能承擔得了嗎?”
最後這句話,諸葛亮說的意味深長。
範陽默然點頭:“丞相放心,我既然敢在朝堂上為陛下獻策,就承擔的了任何後果。我身上擔負的東西有多重,子煜心裡明白。”
正說著話,忽然看到身穿武將官服的二人一起朝著範陽走了過來。
範陽和諸葛亮同時一愣。
範陽不認識他們,但諸葛亮認識。
“王將軍,廖將軍……”
諸葛亮喃喃說出二人的姓氏,範陽頓時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