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屍體掩埋後,已經是兩個時辰後了。
關銀屏滿臉細汗,無力的坐在了她剛埋好的墳頭上,喘著粗氣默默的休息著。
還好附近一帶靜僻無人,不然被人看到,又是一番麻煩事。
在處理屍體這種事,關銀屏沒有什麼經驗,她從前殺人,向來都是轉身就走,什麼時候給人挖過墳,填過土?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關銀屏望著天邊通紅火燒雲,默然出神了一陣。
隨即又想到了自己的任務,當下起身,重新蒙上配色麵巾,朝著夷道城的方向快速奔跑!
夕陽下,關銀屏目光堅毅,提著劍飛奔,宛如在與時間賽跑。
為了加快速度,關銀屏索性將自己身上,東吳士卒的衣甲全部脫下扔掉。
依舊穿著自己原來的那套黑色衣服。
……
夷道城的地理位置是一麵靠水,三麵挨著陸地。
因此,吳班馮習所率領的漢軍,隻是在東、西、南,三個方向包圍了夷道城。
而挨著水路的北門,吳班馮習並沒有做出任何措施。
他們也不怕孫桓會借著水路逃走,因為夷道城中並沒有什麼能用的船隻。
而周圍的百姓,也早就因為戰亂,嚇得躲了起來,就算百姓擁有民船,也都藏了起來。
民船是百姓們的生存工具,他們自然不希望被官軍給征集走。
另外,在兵法中,素來有“圍三闕一”的說法。
講的是在圍城攻城之時,儘量隻包圍對方的三麵,留下一麵提供給對方逃走。
這樣做的好處有很多,其一就是,給敵人留下了一條逃生之路,就是給了他們一絲求生希望。
如果四麵圍城,敵人成為困獸,勢必團結一心,拚死突圍戰鬥,這樣就會造成我軍的大量傷亡。
而留下一條生路,他們就會在逃走和堅守之間搖擺不定,從而降低鬥誌,軍心渙散。
其二,圍三闕一還可以在唯一的逃生之路設下埋伏,並一舉殲滅!
朱然在接到孫桓的敗軍後,在麵對吳班馮習等“圍三闕一”的戰術時,表現得就要冷靜的多。
朱然常年征戰,深諳用兵之道。
絕非年輕一代的孫桓可比。
朱然采取的策略很簡單,就是固守城池,等待救援。
他不知道的是,吳班馮習並沒有水軍可以埋伏,出於謹慎,他也下了嚴令,大小三軍禁止從水路突圍,隻能固守城池,違令者斬。
因此,在朱然的統領下,夷道城看起來固若金湯。
而孫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