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的街角,陽光艱難地穿透陰霾,灑在這片滿是塵土與疲憊的土地上。
李義坐在一群村民中間,周圍是此起彼伏的哭訴與歎息。
“鬼子簡直不讓人活了!我家那點糧食,全被他們搶走,現在還要捐款,這是要逼死我們啊!”
一位老者捶胸頓足,渾濁的眼睛裡滿是絕望。
旁邊的婦人也跟著哭訴:“我男人被抓去乾活,音信全無,家裡老的小的,可怎麼辦喲!”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對鬼子的憤怒如燃燒的火焰,卻又被無奈的寒風無情吹襲。
李義靜靜地聽著,臉上的肌肉因憤怒而微微顫抖。
突然,他猛地抬起頭,目光如炬,大聲問道:“大家就沒想過反抗嗎?難道要一直這樣被他們欺壓?”
這話如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千層浪。
村民們先是一愣,隨後一陣沉默。
片刻後,一個年輕人苦笑著說:“反抗?彆做夢了。鬼子人多勢眾,還有厲害的武器,我們手無寸鐵,這不是以卵擊石嗎?去反抗就是送死啊!”
眾人紛紛點頭,唉聲歎氣聲再次響起,那聲音仿佛是對命運的無奈哀號。
就在這時,遠處隱隱傳來整齊而沉重的腳步聲。
李義心中一緊,他知道,鬼子來了。
村民們也聽到了聲音,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如紙。
簡易的攤位歪歪斜斜地立著,棚子在微風中瑟瑟發抖,像是在訴說著往昔的繁華不再。
幾條狹窄的小巷口,彌漫著壓抑的氣息,仿佛是通往未知恐懼的通道。
李義站在那裡,聽著村民們七嘴八舌地催促,看著他們那既期待又戲謔的眼神,心中五味雜陳。
他深知,這一去,必定是凶多吉少,但他更明白,如果不邁出這一步,就永遠無法喚醒這些被恐懼籠罩的村民。
“李義,你不是說要去給鬼子求情嗎?現在鬼子就在眼前,就看你的了!”
一個村民大聲喊道,聲音中帶著幾分焦急和對未知結果的好奇。
李義深吸一口氣,仿佛在給自己積蓄力量。
他整了整略顯破舊的衣衫,邁著看似堅定卻又有些沉重的步伐,朝著鬼子巡邏兵走去。
他的臉上努力擠出討好的笑容,那笑容在陽光下顯得有些生硬和苦澀。
“太君,太君!”
李義用謙卑的語氣喊道,聲音微微顫抖,“我們村民實在是太窮苦了,這捐款的數目實在是難以承受啊。您看能不能高抬貴手,減少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