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那名挑戰者麵對麵的站在比賽桌前,挑戰者率先抽出一張手牌扣在桌麵上。
看著對方堅定的眼神,我斷定他出的手牌是在獅,虎,豹三張中的一張,為了讓他放鬆警惕,我故意輸給他,我放了一張狼牌的手牌。
果然!當我們雙方亮開牌麵時,對方的牌是一張豹。
第二輪,對方先手贏繼續先放牌。
我通過反向思維分析:我一輪出小牌狼被對方豹吃掉後,對方一定會認為我這局會放大牌,考慮到雙方不會輕易出象牌或鼠牌,所以對方通過思維判定,我必然會出獅,以爭取主動權,而此刻對方冒險的主動打法便是出象,保守的打法便是出獅與我對調。
這是一場智力的較量和心理上的博弈,更是一場殘酷的現場比賽遊戲,所以,我料定,對方必定是打出更保守的打法,便是打出獅這張手牌。
我知道我出象必贏,但我為了放鬆對方警惕,以及讓他猜不透我的想法,第二輪,我則是打出了一張虎牌,故意送給對方一張大牌讓對方吃掉。
我們雙方亮開牌麵時,果真不出我的所料,對方的牌是獅,而我的這虎的手牌則是被對方獅給吃掉了。
對方在看到我的手牌時,明顯有些驚訝,他驚訝於我為什麼沒有出獅,但驚訝的同時也再暗自高興自己贏得了我一張大的虎牌,此時的他還以為我不懂這遊戲規則,以為我是個菜鳥。
為此,我的對手還特意向我強調了一下說道“這鬥獸牌中獅是吃虎的,虎不能吃獅”,對手說完後忍不住開始嘴角上揚起來,他收下了我這張虎牌。
我故意裝作不懂的樣子說道“噢!原來是這樣啊!我是一個新人,第一次到這裡來。”
“我也是個新人,不過我比你懂得多!”對方再次得意的笑了笑。
此時我已確定對方在贏得了我的大牌虎牌後,已對我放鬆了警惕。
第三輪,我繼續進行反向思維,對方會認為,我連輸兩局,並且輸了虎牌,必然會出象牌去贏他繼續可能再出現的獅牌,用已挽回局麵。
而在比賽中,如果誰能率先乾掉對家的象牌,也就意味著能夠贏下這場比賽。
如果對方出象進行對調的話,這其中還要擔心出鼠牌的風險,但如果對方篤定我會出象牌,這局必然會冒險出最小的鼠牌,以賭我不會出獅或繼續出最小的牌。
我通過分析判斷,對方此局出中間牌的概率不大,因為最保守的方式出中間牌雙方進行極限拉扯的話,不僅短時間內無法互相拿下對方不說,也很難繼續進行比賽,這樣,最終的結果還是會被淘汰出局。
綜上所述,第三輪,我斷定對方會采用激進式打法,會打出鼠牌。
於是,第三輪,我打出了貓這張牌。
果不其然,開牌時對手亮出的是鼠牌。
就這樣,對手的鼠牌被我吃掉了!
但此時還不能確定勝局,因為對方手上還有王牌象牌,象牌是最終的籌碼,一但鼠牌和象牌都沒有了,那也就意味著將徹底輸掉了遊戲比賽。
我知道此時的對手斷不可能輕易出象牌,所以對手此時會先出一些中間的牌。
此時我的牌力中間牌力不如對方,我既要引出對方出象,並用我的鼠殺掉象,又要保護好我自己的象的安全,以免我的象被對方的象牌對調。
我知道因為我手上此時握著兩張鼠牌備注:一張是贏得對方的鼠牌),所以,對方不會輕易打出象這張牌。
為了引出對方的象牌,我連續打出三局獅牌,分彆吃掉了對方的虎,豹,狼三張牌。
終於,對方按耐不住心智了,在第四局中打出了象牌,而我此時早已將獅牌偷偷換成了鼠牌。
之所以再第四局中我將獅牌換成了鼠牌,是因為我已經料定對方再連輸三局,被我連吃三張大牌後,心態已經完全扛不住了,所以他必定會打出象牌。
結果顯而易見,當牌麵亮開的一刹那,對手果然打出了象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