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二年,袁譚在與曹操的激戰中一敗塗地,帶著殘兵敗將,如驚弓之鳥般狼狽逃至幽州的偏遠之地。此地名為蒼岩郡,四周被險峻山巒環繞,僅有一條蜿蜒曲折的羊腸小道與外界相通,地勢之險要,堪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袁譚駐馬於一處高崗,望著身邊衣衫襤褸、神情疲憊的士兵,心中五味雜陳。寒風呼嘯,吹過他滿是塵土的戰袍,更添幾分淒涼。“此番戰敗,實乃我之過也。”他低聲自語,眼眸中滿是懊悔與不甘。
回到營帳,袁譚獨坐案前,麵前的燭火搖曳不定,映照著他憔悴的麵容。他開始仔細複盤這場大敗。內部的爭權奪利,使得軍隊無法形成合力,麵對曹操的精銳之師時,破綻百出。在戰略部署上,過於輕信謀士的激進策略,貿然出擊,忽視了曹軍的強大實力與多變戰術。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袁譚猛地起身,眼中閃過一絲決然。當務之急,是擴充兵力。他召集麾下謀士商議,決定派出能言善辯之士,深入各個郡縣招募流民。
次日清晨,謀士辛平之子辛明主動請纓。袁譚拍了拍他的肩膀,鄭重說道:“此行關係重大,務必以誠心打動百姓,讓他們知曉,我袁譚定能為他們帶來安穩生活。”辛明領命而去,帶著數名隨從,踏上了招募之路。
辛明一行人穿梭於各個郡縣,每到一處,便在集市等人多之處設下高台,向百姓們高聲呼喊:“鄉親們,如今漢室衰微,曹操專權,天下大亂。而我家主公袁譚,乃漢室後裔,心懷蒼生。現居於幽州,那裡有肥沃土地,隻要諸位願意跟隨,便可安居樂業,免受戰亂之苦!”
起初,百姓們對這些陌生人的話半信半疑。但辛明並不氣餒,他走下高台,與百姓們促膝長談,講述袁譚的誌向與過往善舉。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問道:“你說的可是真的?我們這些平頭百姓,隻求能有口飯吃,有片瓦遮身。”辛明握住老者的手,懇切地說:“老人家,我以性命擔保,所言句句屬實。袁公向來愛護百姓,此次招募,便是為了讓大家能過上好日子。”
在辛明等人的努力下,漸漸有流民願意跟隨他們前往蒼岩郡。日複一日,招募的隊伍不斷壯大,為袁譚的軍隊注入了新鮮血液。
然而,軍隊內部的問題依舊棘手。袁譚深知,那些在戰鬥中臨陣脫逃的將領,如同毒瘤一般,必須儘快鏟除。一天,他召集全體將領於校場集合。
袁譚身著鎧甲,麵色冷峻地站在高台上,目光如炬,掃視著台下眾人。“諸位,此次戰敗,原因眾多。但有些人,卻在戰場上貪生怕死,棄袍而逃,致使我軍士氣受挫,節節敗退!”他的聲音在寒風中格外響亮。
說罷,他大手一揮,數名士兵押著兩名臨陣脫逃的將領走上前來。這兩名將領嚇得麵色如土,跪地求饒。“臨陣脫逃者,軍法處置,斬!”袁譚毫不猶豫地下令。隨著刀光閃過,兩顆頭顱滾落塵埃。台下眾將見狀,皆麵露懼色,心中暗自警醒。
隨後,袁譚又開始著手提拔有能力且忠誠的部下。他在軍營中四處走訪,觀察士兵們的日常表現。一日,他看到一名年輕士兵在訓練中表現出色,不僅武藝高強,而且指揮同伴時頗有章法。經過詢問,得知這名士兵名叫趙剛。
袁譚將趙剛叫到營帳,親自詢問他對軍事的見解。趙剛毫不怯場,侃侃而談,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觀點。袁譚大喜,當即決定提拔趙剛為校尉,負責訓練新兵。趙剛感激涕零,跪地叩謝:“多謝主公賞識,末將定當肝腦塗地,報效主公!”
解決完內部事務,袁譚又將目光投向了外部。他深知,僅憑現有的力量,難以與曹操抗衡,必須尋找新的助力。聽聞北方的烏桓、鮮卑等部落勇猛善戰,且擁有大量優質戰馬,袁譚決定派人與其談判合作。
他挑選了經驗豐富的使者王猛,帶著大量金銀財寶和珍貴的絲綢錦緞,前往北方部落。王猛曆經數周的艱難跋涉,終於抵達烏桓部落的營地。烏桓首領蹋頓接見了他,王猛獻上禮物後,誠懇地說:“我家主公袁譚,久仰貴部落威名。如今曹操野心勃勃,妄圖吞並天下。若貴我雙方聯手,必能抵禦曹操,共享太平。袁公願以重金相酬,還望首領三思。”
蹋頓捋著胡須,沉思良久。他看著眼前的財寶,心中有所動搖。但想到與曹操為敵的風險,又有些猶豫。王猛見狀,繼續說道:“曹操生性多疑,若他統一北方,貴部落恐難獨善其身。而袁公乃仁義之主,與貴部落合作,必能互利共贏。”經過一番討價還價,蹋頓終於答應與袁譚合作,承諾提供戰馬和騎兵。
從北方部落歸來後,王猛向袁譚複命。袁譚得知談判成功,大喜過望。此時,又有士兵來報,說在山中發現一位神秘高人,精通奇門遁甲之術。袁譚好奇心頓起,決定親自前往拜訪。
在士兵的帶領下,袁譚來到一座簡陋的茅屋前。屋內,一位白發長須的老者正在閉目養神。袁譚輕聲說道:“在下袁譚,聽聞先生身懷奇術,特來拜訪,望先生能出山相助。”老者緩緩睜開眼睛,目光如電,打量著袁譚。片刻後,他微微一笑:“我乃左慈,早聞你之名。你既有誠意,我便助你一臂之力。”
袁譚大喜,當即邀請左慈回營。左慈來到軍營後,便開始施展奇術。他在軍營中設下法陣,夜晚時分,法陣中光芒閃爍,仿若星辰墜落。士兵們見此奇景,紛紛驚歎,士氣大振。
而這一切,也被曹操的密探得知。曹操聽聞後,心中暗自警惕:“袁譚這小子,竟能招攬如此奇人,不可小覷。”但此時的袁譚,已然在困境中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他的勢力,正悄然發生著改變,一場更為激烈的較量,似乎正在悄然醞釀。
喜歡漢末:家父袁紹,足矣一手遮天請大家收藏:漢末:家父袁紹,足矣一手遮天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