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三月三,這是一個充滿了傳統習俗和文化內涵的日子,在民間,有著“三月三,薺菜當靈丹”的說法。人們相信在這一天吃薺菜煮雞蛋,可以強身健體,帶來健康和好運。
除了吃薺菜煮雞蛋,人們還會在這天踏青、登高、賞花賞景,儘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時,各種有趣的活動也會紛紛登場,比如拔河、放風箏、戴柳圈等等。這些活動不僅能讓人感受到歡樂和活力,更寄托了人們對平安順遂的祈願。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一天的晚上,有一個特彆的禁忌——不能在房間外晾曬衣服。
古人認為三月三的夜晚陰氣很重,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三月三前後晝夜溫差較大,晚上的潮氣也比較大,衣服容易潮濕並滋生細菌。所以,為了保持衣物的乾爽和衛生,還是不要在房間外晾曬衣服的好。
……
早晨,我正在梳妝打扮,父親的電話就打了過來,電話中父親問我:“蕭紅,小房在家嗎?他今天有時間嗎?”
我回答道:“他在家的,今天不往哪裡去,俺大爸)你問他在不在家做什麼的,有事嗎?”
父親聽後沉默了一會說:“沒事,就是問一問。”然後就掛了電話。
老公正用電腦看著股市行情,我調侃的問他:“你今天怎麼不去上訪的呢?”
老公回答道:“我今天不去,明天去。”
我說:“哦!你感覺上訪有幾成把握能上訪成功。”
老公說:“就算有兩成把握也要上訪。”
就在這時老公接到我父親的電話,父親在電話裡問我的老公:“小房,今天你有時間嗎?還出去嗎?”
老公回答道:“我今天不往哪裡去,俺爸,有什麼事嗎?”
父親說:“是這樣的,你媽那起皰疹的地方又疼了,疼的還挺厲害,你如果你有時間的話就帶你媽到邳州給那個醫生看一下。”
老公說:“行,俺爸,我馬上就去。”
說著老公快速起身換好衣服,對我說道:“我帶你媽到邳州你去不去。”
我說:“我肯定要去的。”
老公說道:“要去的話就快點走吧!”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絲急切。
我聞言,連忙站起身來,與老公一前一後地快步走下樓去。來到樓下,我們的私家車靜靜地停在那裡,仿佛在等待著我們的出發。
老公走到車門前,輕輕一拉,車門應聲而開。他動作嫻熟地坐進駕駛座,調整好座椅和後視鏡。我則緊隨其後,打開副駕駛的門,優雅地坐了進去。
坐穩後,我順手係上安全帶,老公也迅速啟動了車子。引擎發出低沉的轟鳴聲,車子緩緩駛出停車位,向著父母家的方向平穩地駛去。
一路上,老公專注地駕駛著車輛,我則透過車窗欣賞著沿途的風景。時間過得很快,不一會兒,車子就抵達了父母家所在的巷子口。
我轉頭對老公說:“我打個電話給俺大爸),叫他過來吧。”老公回答道:“你彆打,你在車裡等著我到家裡把他們接來。”
我想了想,覺得老公的提議也不錯,便點頭表示同意:“也行,那你去吧!我在車上等著。”
老公點點頭,然後打開車門,輕盈地下車。他關上車門後,快步走向父母家的方向。我坐在車裡,看著他漸行漸遠的身影,心中湧起一股溫暖的感覺。
過了一會兒,老公的身影再次出現在我的視線中。他的身後跟著我的父母,母親雙手抱著胸口父親麵容焦急。來到車旁,老公輕輕地推開車門,攙扶著我的父母上車。然後緩緩地關上了車門,走到駕駛座旁,坐進車內。
他熟練地插入鑰匙,發動引擎,汽車發出一陣低沉的轟鳴聲。老公踩下油門,汽車緩緩駛出停車位,朝著邳州的方向前進。
公路兩旁,高大的樹木迅速向後倒退。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車窗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
老公專注地駕駛著汽車,眼睛緊盯著前方的道路,雙手穩穩地握著方向盤。
隨著時間的推移,汽車逐漸駛入了邳州的地界。邳州的道路寬敞而平坦,交通十分順暢。老公不禁感歎道:“邳州的發展真是不錯啊!”
繼續前行,我們經過了邳州著名的沙溝湖。湖水波光粼粼,周圍綠樹成蔭,景色宜人。接著,我們又穿過了銀杏大道,因為銀杏樹葉要到秋天才可以變黃,所以此時的銀杏樹並不好看。
最後,車子在路邊的一個“德勝堂連鎖藥店”前停了下來。老公將車停穩後,迅速下車,為父母打開車門,扶他們下車。
在店門口緊挨著的地方,一輛潔白如雪的小轎車靜靜地停靠著。也許是因為今天是周一,這個平日裡熙熙攘攘的藥店此刻顯得有些冷清,店內的顧客寥寥無幾。
當我們抵達藥店時,一個大約50多歲的男醫生立刻站起身來,麵帶微笑地迎接我們進入店內。他的臉上透露出一種專業和親切的氣質,讓人感到安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進入藥店後,男醫生開始仔細詢問母親的症狀。母親告訴他,自己身上的疼痛是一陣一陣的,時有時無,但那種感覺卻異常難受,所以才特地過來找他,希望能得到更好的治療,以免留下後遺症。
男醫生傾聽著母親的描述,不時地點頭表示理解。然後,他沉思片刻,緩緩說道:“時間已經過去這麼久了,現在這種疼痛其實已經算是後遺症了。不過,你所感受到的這種疼痛,在這種情況下是一種正常的狀態。”
母親焦急地問道:“那現在這麼疼,該怎麼辦呢?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可以緩解一下呢?”
男醫生思考了一下,回答道:“這樣吧,你可以先嘗試服用一些藥物來緩解疼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藥物如果長期服用,可能會對肝腎造成一定的損害。所以,如果能夠忍受的話,儘量還是不要依賴藥物。”
母親聽了,眉頭微皺,顯然對這個答案並不滿意。她繼續追問:“那還有其他更好的辦法嗎?”
男醫生想了想,說:“嗯,我建議你每周過來一次,我可以為你做一個理療。這個理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你的痛苦。”
母親滿臉憂慮地看著他,遲疑地問道:“那一星期你真的能保證好嗎?”
楊醫生麵帶微笑,語氣溫和地回答道:“我不敢打包票一定能完全治好,但我可以肯定地說,會儘最大努力減輕你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