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煙火人間,人們常常在不經意間陷入對命運的思索。有人感歎:“都是一樣過日子,為什麼他的路就特彆的順?”這句疑問,如同一顆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層層漣漪,仿佛命運真的有兩杆秤,一頭挑著順水,一頭壓著羈絆。
這話恰好被巡山的土地神和三神奶奶聽了去。三神奶奶,這位向來對人間諸事充滿好奇的神仙,眼珠一轉,計上心來。
她拿著手裡的兩粒色澤、大小皆相似的樹種,笑意盈盈地問土地神:“你掌管著世間田地,神通廣大,你看我手裡的這兩粒一樣的種子埋在土地裡,能長出不一樣的樹嗎?”
土地神微微眯起眼睛,捏著自己長長的胡須,不緊不慢地笑道:“樹是一樣的樹,可這生長的方法和際遇,卻大不一樣。山下的那片荒地,前些日子剛好劃給了兩個年輕人開墾,你說他們兩個,配不配得上一片成林呢?”
三神奶奶順著土地神所指的方向往山下一瞅,隻見兩個頭戴草帽、身形挺拔的年輕人,正在熾熱的陽光下奮力揮舞著鋤頭翻地。陽光灑在他們的身上,映出古銅色的肌膚,閃爍著汗珠的光芒。
左邊的後生,動作極為麻利,雙手有力地揮動著鋤頭,泥土在他的鋤頭下被迅速翻起。翻完土地後,他大咧咧地隨意堆著,嘴裡還念念有詞:“趕緊做完,趕緊收,今年得賺夠蓋房的錢。”那急切的神情和動作,仿佛晚一刻就會錯失良機。
而右邊的後生,他翻地的速度明顯慢了許多。每翻起一塊土地,他都會仔細地用鋤頭將土塊敲碎,然後蹲下來,認真地撿起裡麵的石頭。他的動作不急不躁,嘴裡還哼著不成調的歌,那歌聲在寂靜的荒地上,顯得格外悠然。
三神奶奶瞧著這一幕,不服氣地說道:“都是肯下力氣的年輕人,怎麼就不配了呢?”說罷,她頓了頓,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狡黠,“那你就給他們添點助力,我倒想要看看差彆在哪裡。”
土地神欣然答應,他輕輕一揮衣袖,將兩粒種子分彆埋進兩個人的地頭。隨後,他搖身一變,化作一個麵容和藹、挑著兩捆楊樹苗的老漢,靜靜地站在路邊等待著。
不久,左邊的後生先收了工。他一眼就瞥見了路邊的樹苗,立刻快步走了過去,大聲喊道:“老漢,這樹苗怎麼賣的,我要最快成材的那一種。”他的聲音中帶著迫不及待的急切。
土地神指了指捆得很紮實的那一捆,說道:“這款長得快,半年就能竄兩米。”後生二話不說,扔下錢,扛起樹苗就往地裡跑。到了地裡,他橫豎隨意地將樹苗插了下去,連土都沒有踩實,隻是隨意拍了拍手,就哼著小曲回家了,仿佛任務已經圓滿完成。
而右邊的後生收完工時,天色已經擦黑。微弱的月光灑在他疲憊卻堅毅的臉上。他看見樹苗後,並沒有立刻購買,而是蹲下來,小心翼翼地摸了摸樹苗,然後皺著眉頭說道:“您這樹苗根須看著壯實,但就是有點蔫,是不是缺水?”那專注而認真的神情,仿佛在對待一件珍貴的寶物。
土地神回答道:“這剛從山上下來的,得泡半天的水再栽。”後生聽完之後,並沒有急著買樹苗,而是先幫老漢把剩下的樹苗搬到屋簷下麵,細心地遮好。接著,他又提了桶水來泡自己的那一捆。在浸泡樹苗的過程中,他邊泡邊問:“大爺,栽的時候,這個坑要挖多深,間距留多少合適?”每一個問題,都透露出他對栽種樹苗的嚴謹態度。
三神奶奶在雲頭看著這一切,急得直跺腳,嘴裡嘟囔著:“你看看左邊那個多利索,右邊的那一個卻磨磨蹭蹭,再好的苗也要被他耽誤了。”
然而,時光流轉,三個月過去了,怪事卻發生了。左邊後生的土地裡,樹苗倒是躥得很高,可是樹乾細得像蘆葦,弱不禁風。一場風雨過後,大半的樹苗都被刮倒了,剩下的樹苗葉子也是黃不拉幾的,毫無生氣。
他見狀,蹲在地裡破口大罵:“什麼破樹苗,白費了我半年功夫。”罵完,他氣呼呼地把殘肢拔了,改種了速生的青菜,似乎想要儘快挽回損失。
而右邊後生的土地裡,樹苗長得很慢,卻長得十分敦實。每一片樹葉都舒展著,充滿了生機。他每天早晚都會來到地裡澆水,像嗬護自己的孩子一般。發現有蟲,他就親手用手抓;看到雜草,他就蹲下來耐心地拔。
有一天傍晚,土地神又變成老漢路過。見他正給樹乾纏著草繩,便好奇地問道:“這才初秋,你為什麼要纏它?”
後生抬頭,臉上洋溢著樸實的笑容,說道:“聽老人說,纏上草繩,冬天凍不著,來年開春才能夠長得更穩當。”那笑容裡,滿是對未來的期待和對樹木的關愛。
三神奶奶這才看明白,左邊的後生,急於求成,在根都沒有紮穩的時候,就想要有豐碩的結果,結果風一吹,便不堪一擊。而右邊的後生,求的是穩,不嫌麻煩地伺候著每一棵苗,在這個過程中,他把土地的性質都摸透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後來,左邊的後生換了三茬作物,每一次都滿懷希望,卻每一次都遭遇挫折。要麼被蟲啃得千瘡百孔,要麼遭了旱,到了年底,他還是空著手回家,臉上滿是失落和無奈。
而右邊的後生,他沒有換過樹種,一直精心嗬護著那片楊樹林。到了冬天,那片楊樹苗頂著雪站在地裡,像一片紮在土地裡的綠箭,堅韌而挺拔。
開春的時候,鎮上修橋要木料。經驗豐富的匠人來看了看,指著他的楊樹林就說到:“這木頭此時扛得住壓。”那一刻,右邊後生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是付出得到回報的喜悅。
土地神把樹種還給了三神奶奶,語重心長地說道:“你看,不是土地不養人,是那些想要結果的人,等不及根須往深裡紮。”
三神奶奶望著那一片越來越密的楊樹林,忽然想起山下池塘裡麵的對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感慨和領悟。
原來,慢它不是笨,是把力氣花在了看不見的地方。就像莊稼要先紮根,路要一步一步走,那些急著想要答案的人,往往在中途就把自己的根基踩成了浮土。
如今的人啊,總是在說著時不我待,急切的想要結果。可土地從不虧待認真對待他的人,你給土地三分急躁,他還你一茬空忙;你給土地七分耐心,他自然會在合適的時候捧出沉甸甸的收成。
這不是什麼玄學,而是日子教給我們的最真實的道理。在歲月的長河中,耐心與專注,才是通往成功與幸運的密鑰。
喜歡退休後的每一天請大家收藏:()退休後的每一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