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世間的路就像蜘蛛網一樣錯綜複雜,每條軌跡都暗含天意——誰該行至何方,誰將遭遇何種波折,皆有定數。
如果強行介入他人的命運,替他人抉擇,最終不過是轉移了因果,卻為自己招來無端紛擾。
巷尾的李嬸經營著一家溫馨的雜貨店,鄰裡間總喜歡圍坐在這裡談天說地。
有一天,雜貨店對門的小慧淚哭著跑進店裡麵,手中緊握著一張被揉的皺巴巴的誌願表,哭著說:“我的大學誌願被爸媽改了,他們非要我從心愛的文學係轉到炙手可熱的金融專業。”
“李嬸,您的話他們最聽得進去,求您幫我勸勸他們吧!”小慧的聲音帶著幾分哽咽。
李嬸看著眼前這個從小就喜歡文學創作,作文常被老師當作範文傳閱的女孩,心中五味雜陳。
小慧的父母是精明的商人,總認為文學之路太過飄渺,不如金融來得實在,能迅速轉化為可見的利益。
要在以前,李嬸一定會提著水果上門,耐心勸解,但這次,她隻是輕輕拍了拍小慧的肩膀,溫柔地說:“孩子,這事我幫不上忙。”
說著,她遞過一張紙巾,繼續道:“你父母有自己的想法,而你也有自己的夢想。說到底,路還是要自己走,決定也要自己拿。”
小慧愣住了,她記得去年,樓上王大爺的孫子因沉迷網絡遊戲想退學,是李嬸不辭辛勞,勸了他整整一個下午,最終讓孩子回心轉意,重拾學業。
李嬸似乎看透了小慧的心思,緩緩開口:“王大爺家的孩子是被虛擬世界迷惑了心智,而你不同,你心中有光,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若我替你去說服你父母,看似幫你解決了問題,實則是將你本應麵對的挑戰轉嫁到了我身上。”
小慧聽後,若有所思。
之後,她沒有再找李嬸,而是選擇與父母進行了長達三天三夜的深入交談,甚至拿出了自己多年積攢的稿費,證明自己對文學的熱愛並非一時衝動。
最終,父母被她的堅持和努力所打動,同意讓她追隨內心的聲音。
幾年後,小慧成為了一名小有名氣的作家。
每次回到巷子,她都會給李嬸帶來幾本新書,感激地說:“那天您沒有直接幫我,讓我明白,自己的路,終究要靠自己去爭取。”
李嬸總是笑著搖頭,說:“每個人命中都有其獨特的課題,外人強行介入,非但不是幫助,反而會打亂他人的節奏。就像你種的花,我若在你該澆水時替你澆了,該曬太陽時又替你搬了地方,那開出的花,究竟算誰的功勞呢?”
巷子裡的人漸漸發現,李嬸越來越少替彆人做決定。
誰家夫妻爭執,她隻默默遞上一杯熱茶;誰家孩子選專業,她隻輕聲提醒:“多聽聽內心的聲音。”
奇怪的是,大家反而更加敬重她了。
因為人們逐漸明白,真正的善意,不在於替他人做決定,而在於賦予他們麵對選擇的勇氣。
畢竟,這世間的因果,如同手中的線,如何纏繞,如何收束,終究要靠自己來把握。
喜歡退休後的每一天請大家收藏:()退休後的每一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