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漫長的整整3個小時,眾人方才終於將林毅帶回來的這批貨清點完畢。
李海亮不停地用手擦拭著額頭上那豆大的汗珠,氣喘籲籲地說道:“小毅,這批貨我全部都收了,就按照咱們之前評估的價格,你覺得怎麼樣?”
林毅目光堅定,毫不猶豫地回應道:“好,就按李哥你的意思辦。”林毅的語氣中滿是爽快和對李海亮的信任。
李海亮接著又補充道:“這130萬大洋還是按照600一塊來算,如果裡麵有稀有品質的,那就算我賺你的錢了。”
林毅臉上洋溢著輕鬆的笑容說道:“沒問題。”說完,他迅速拿出計算器,神情專注地按照清單上的價格認真計算起來。過了好一會兒,他抬起頭,清晰地說道:“總共11239億。”林毅仔細地看了看清單,再次點頭說道:“沒問題。”
李海亮不敢有絲毫耽擱,馬上安排會計打款。沒過多久,林毅的手機就收到了短信通知,提示錢已經到賬。
林毅這才如釋重負地鬆了一口氣,臉上不由自主地露出滿意的笑容。
緊接著,他又向李海亮問道:“李哥,你認不認識做工藝品銀元的?”
李海亮一臉茫然,滿臉疑惑地問道:“啥意思?”
林毅耐心地解釋道:“我想用銀子定製一些假銀元當工藝品送給國外客戶當禮物。”
李海亮皺了皺眉,認真地說道:“現在銀子大概65左右華夏幣一克,一塊銀元成本下來得190左右華夏幣。”
林毅點了點頭,表示認同,說道:“好啊,不過得定製一個可以明顯能看得出是工藝品的記號或者識彆方式,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李海亮沉思了片刻,想了想說道:“銀元有民國三年、八年、九年、十年造的,你給弄個民國七年的不就行了麼?”
林毅一聽,眼睛頓時亮了起來,興奮地說道:“這個主意好,就這麼辦,先給我定200萬塊,我先送給我朋友試試。”
李海亮驚訝地大聲說道:“這麼多啊!”話雖如此,但他還是馬上拿出手機打了個電話,把林毅的要求詳細地說了一遍。
對方給出報價182華夏幣,並且解釋道:“這兩年最近銀價漲得很厲害,從低穀的4塊多一克漲到6塊多一克了。”
林毅思考了片刻,想到一塊銀元27克,含純銀約245克左右,光白銀成本就160了,再加上彆的材料和鑄造費用,覺得價格還算合理,便果斷同意了,直接給對方打了三成的定金,雙方約好一周交貨,直接發到穆卡拉。
林毅這家夥真是讓人難以捉摸,什麼錢都想賺,這一來一回可就是將近三倍的利潤啊!就這樣,林毅這次帶回來的貨物除了藥材全部都成功出手了。至於藥材,還是再等等吧,上次他帶回來的那批藥材可是把那幾位的荷包幾乎都掏空了,短時間內提供太多也未必是件好事。
就在林毅準備回穆卡拉的時候,羅天行也成功地幫林毅找好了武器彈藥生產線。林毅跟羅天行約好,一同來到了808機械廠的一個倉庫。
這個倉庫看上去陳舊不堪,裡麵雜亂地堆放著的都是一些已經淘汰廢棄的生產線。
倉庫的負責人吳浩熱情地帶著兩人走進倉庫內部。來到一條封存的生產線旁,吳浩滿懷感慨地介紹道:“這個是我們808廠1965年遷入大三線時使用的子彈生產線。88年我們808廠遷到現在的地址後還使用了十年,一直到98年這條生產線才被新生產線所取代,拆下來後就直接封存了。”
說到大三線建設,那是一段波瀾壯闊、意義非凡的曆史篇章。在當時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為了確保國家的國防安全和工業基礎,華國毅然決然地啟動了這一偉大的戰略工程。大三線地區,大多位於深山幽穀之中,地理環境複雜,交通不便,但卻具備著極佳的戰略防禦優勢。
眾多重要的工業企業紛紛從沿海和經濟發達地區向這些偏遠的山區遷移。在艱苦的條件下,無數英勇無畏的建設者們背井離鄉,紮根於此。他們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在荒山野嶺中開辟出一片片工業基地,建立起了門類齊全的工業體係,涵蓋了軍工、機械製造、能源等關鍵領域。
這些建設者們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無私的奉獻精神,為國家的國防安全和經濟發展鑄就了堅實的後盾。
吳浩又指了指旁邊的幾條生產線,繼續說道:“旁邊這幾條生產線也差不多,有子彈生產線,還有炮彈生產線,還有一些武器生產線。這旁邊還有一些配套的銑床、磨床等設備。”
林毅充滿好奇地問到:“吳總,這幾條生產線每天能生產多少子彈、炮彈呢?”
吳浩皺著眉頭,認真思索了片刻說道:“子彈日產不到8萬發,炮彈的話,日產122炮彈80發左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