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南進可以切斷我國與外部的物資補給線,對我國的抗戰形成更大的壓力。目前來看,日本在諾門罕受挫後,南進的呼聲可能會逐漸升高。而且日本在我國沒有獲得戰爭所需要的石油和橡膠,南進的的可能性會更大。特彆是現在歐戰已經開打,英法等國對東南亞無暇他顧的時候。
所以,我建議我們先做好充分的準備。一方麵,繼續加強情報收集和分析,密切關注日本在諾門罕戰事結束後的動向以及其內部關於戰略方向的討論和決策。我們要詳細了解日本各軍工企業的生產情況、防禦布局以及周邊的軍事部署等信息,為後續可能的行動製定更精準的計劃。
眾人聽完林毅的分析後也都沉默了,其實對於林毅來說這可不是分析,而是曆史上真正發生的事情。
王景旭沉默了好一會兒,緩緩說道:“林毅,這次你給我們提供的熊式遠程戰略轟炸機,其性能好像還比不上剛剛賣掉的鯤鵬遠程戰略轟炸機呢。鯤鵬的載彈量有足足80噸,可現在這熊式卻隻有不到60噸。我們實在想不通,為什麼要把性能似乎更好的飛機賣掉,轉而用這種性能相對較差的飛機呢?”
林毅尷尬地笑了笑,解釋道:“是這樣的,鯤鵬飛機原本是在運輸機基礎上改裝的。它原來的性能是,最大載重80噸時,航程僅有5600公裡,飛行高度也隻有7300米,而空載情況下航程能達到公裡。
後來我安排給它換裝了新的發動機,還對機體結構進行了修改。經過這番改進,在最大載重80噸時,航程能超過公裡,最大飛行高度達到了米,最大飛行速度為680公裡每小時。“
但是,由於機體內增加了炸彈掛架,這對飛機結構產生了一些改變。在掛載重型炸彈時,會降低飛機的使用壽命。所以,當它充當運輸機使用時,載重可以裝80噸,而當作轟炸機使用掛載炸彈時,最好不要超過40噸。
“而這次新買的熊式戰略轟炸機,經過改進後,它在掛載60噸炸彈的情況下,航程能達到公裡,飛行高度超過米,而且最大時速更是超過915公裡。可以說,熊式能夠在沒有戰鬥機掩護的情況下直接出動,它的速度和飛行高度,目前沒有任何一架戰鬥機可以企及。
“如果你們還是想要以前的鯤鵬,我可以再想辦法給你們弄幾架回來。不過,我要告訴你們一個最新情報:現在毛子新研發的米格1戰鬥機,最大速度已經達到685公裡每小時,德國去年服役的bf109e型戰鬥機,最大速度已經達到655公裡每小時,英國的噴火式戰鬥機,最大速度也達到了650公裡每小時。
鯤鵬戰略轟炸機680公裡的速度已經沒有優勢了,很可能很快就會被其他國家的戰鬥機速度超過了,而且這種飛機已經沒有多大改進的空間了。”
實際上,林毅心裡想得非常透徹。就當前的情況而言,憑借現有的超級鷹戰鬥機來對付日本,那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要知道,在二戰時期,日本的中島四式ki84“疾風”戰鬥機雖說性能也算不錯,其最大飛行速度不過才624公裡每小時。
而且它所配備的武器,也就是2挺132毫米機槍和2門20毫米機炮,雖然火力看起來較強,但在現代空空導彈麵前,根本就毫無招架之力,幾乎就是送死的命運。
然而,林毅也考慮到了未來可能出現的變數。假如將來有可能對上德國的262或者其他噴氣式戰鬥機,那也不必過於擔憂。因為還有一個可行的辦法,那就是把國內庫存的殲6買過來。
殲6可是有著輝煌的生產曆史。它從1958年開始投入生產,一直到1983年停產,在這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裡,總產量竟然高達5205架,平均每年的生產量大約為200架。
其中,國內空軍和海軍航空兵裝備的數量就約有4000多架,不僅如此,它還作為軍售產品,先後成功出口到十多個國家,出口銷售的總量達到了780架。直到2010年殲6才全部退出現役。
如此龐大的數量和廣泛的應用,足以證明殲6的價值和影響力。有了殲6作為後盾,在麵對各種潛在的空中威脅時,無疑會增添更多的應對底氣和戰略選擇。
聽完林毅的解釋後,王景旭還是建議買幾架次鯤鵬戰略轟炸機,他想著既可以當運輸機用也可以當轟炸機用,當轟炸機用的時候少掛載一些炸彈。
“林毅,我仔細考慮了一下,你說的熊式轟炸機確實有它的優勢,不過鯤鵬也並非毫無用處。我們可以在使用它作為轟炸機時,適當減少炸彈掛載量,以降低對飛機結構的影響,延長其使用壽命。
這樣既能發揮它的運輸功能,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轟炸任務的需求。你看能不能再幫我們弄幾架回來呢?”王景旭目光堅定地看著林毅說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