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院宮載仁親王神情肅穆地彙報道:“陛下,諸君,我大日本帝國海陸軍已成功占領南方資源地的主要大島。
當下,聯合艦隊一分為二,其中一部分駐紮在雅加達港口,而主要軍艦則停泊於蘇拉威西島的望加錫港。
陸軍方麵,10個師團分布如下:第一、第八、第51師團駐守蘇門答臘島;第18、第41、第52、第54師團駐守加裡曼丹島;第七師團駐守蘇拉威西島;第六師團駐守爪哇島;第48、第55師團則分散駐紮在新幾內亞島西部及其他一些島嶼之上。然而,目前諸多島嶼上並無我大日本帝國軍隊駐紮。”
他頓了頓,語氣越發沉重:“反觀南方資源地附近,美軍增兵後,美菲聯軍兵力已達23萬人,英軍在馬來亞的兵力亦有14萬人,澳大利亞更是有8萬人之眾,其總兵力已然超過我大日本軍隊兩倍有餘,且這尚未算上英軍在緬甸、印度的兵力以及法國在越南的兵力。
故而,依臣之見,我軍最少需增兵10萬人以上,航空兵也至少要抽調兩個飛行師團,500架以上的飛機,方可應對當下之局勢。”
裕仁天皇聽聞,微微皺眉,沉默了好一會兒,才緩緩開口道:“如此懸殊之兵力對比,諸位可有良策?我大日本帝國既已踏上這征途,便絕無退縮之理。”天皇的聲音雖不算高亢,卻蘊含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在大殿中久久回響,讓眾臣們不禁心頭一凜。
海相吉田善吾微微傾身向前,目光緊緊鎖住閒院宮載仁親王,帶著幾分急切與關切問道:“親王殿下,如今戰事吃緊,我軍在南方資源地的石油以及鐵礦、銅礦開采,究竟進展如何了?這可關乎帝國後續的戰略布局,不容有失啊。”
閒院宮載仁親王整了整衣領,神色莊重地回應道:“海相閣下,目前已有階段性成果。第一批鐵礦石,足有20萬噸,已然順利裝船起運,值得一提的是,這批鐵礦石品質極高,對我軍軍工產業而言,無疑是如獲至寶。
石油方麵,有兩口油井已然出油,這算是初步的捷報,隻是後續若要實現大規模開采,按當前籌備情況來看,尚需半年之久。至於銅礦和金礦,當下還未啟動開采,主要掣肘因素在於人力匱乏,各項籌備工作雖在緊鑼密鼓推進,可缺了人手,實在是難有大的作為。”
良久,吉田善吾打破沉默,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親王殿下,人力問題迫在眉睫,若不解決,資源開采的進度將嚴重滯後,我軍後續的作戰計劃也會大打折扣。依您之見,當從何處調配人力最為妥當?是從本土抽調,還是在當地進一步征募?”
閒院宮載仁親王麵露難色,緩緩搖頭道:“從本土抽調,路途遙遠,且當下本土也需大量人力維持軍工生產與防禦,實在難以分出太多人手;在當地征募,又麵臨著諸多困難,當地人抵觸情緒強烈,強征恐引發更大規模的反抗,反而得不償失。”
正當眾人愁眉不展之際,軍事參議官米內光政小心翼翼地開口:“陛下,臣聽聞南洋諸島有些部落,因不滿荷蘭殖民統治,曾有過反抗之舉,或許我們可以許以一定好處,拉攏這些部落,讓他們為我軍效力,補充人力缺口。”
東條英機上前一步,神色冷峻,目光中透著幾分決絕,他微微低頭向裕仁天皇行禮後,挺直腰杆,聲音低沉而有力地建議道:“陛下,臣以為當下可從支那抽調兩個師團,支那戰場雖局勢膠著,但權衡輕重,南方資源地才是我帝國命脈所係。
再從本土、朝鮮、台灣征召一部分新兵,將他們混編成68個師團,如此,兵力上的缺口或可得到極大緩解。至於訓練,時間緊迫,不妨到了南方資源地再慢慢打磨,實戰亦是最好的練兵場。
航空兵方麵,先從關東軍抽調一部分精銳力量應應急,餘下的等國內軍工生產出飛機來再逐步補充。倘若召集令下達順利,可率先將航母派遣過去,以壯我軍威,震懾敵方,至於勞工。”
眾人聽了,紛紛點頭表示讚同,一時間,大殿內議論聲此起彼伏。裕仁天皇微微眯起雙眼,目光在眾臣臉上一一掃過,沉默良久,才緩緩開口:“諸君,此計雖有可行之處,但支那戰場關乎帝國大陸政策根基,再次抽調兵力需要慎重;從多地征召新兵,後勤保障、人員融合亦需精細謀劃。航母派遣更是牽一發而動全身,需確保萬無一失。既已決議,諸臣當各司其職,全力落實。”
“嗨!”眾臣齊聲應道,聲震殿宇。
計劃既定,日軍迅速行動起來。從支那戰場抽調的兩個師團,在一片硝煙與戰火中匆忙集結,踏上南下之路。士兵們滿臉疲憊,眼神中卻透著無奈與麻木,對未知的南方征程充滿迷茫。本土、朝鮮、台灣的征兵處也忙碌非凡,年輕的後生們或懷著對“帝國榮耀”的虛幻憧憬,或在威逼之下,被迫告彆家鄉,彙聚一處。
然而,理想與現實的鴻溝很快顯現。強製征召的新兵們來自不同地域,語言不通、習俗各異,初到南方資源地,便因爭搶物資、分配不均等問題產生諸多摩擦,內部矛盾頻發,訓練進度大打折扣。
從關東軍抽調的航空兵,雖然作戰經驗豐富,但長途奔襲、水土不服,畢竟從寒冷的東北調到赤道附近的熱帶,戰鬥力也受到影響,戰機故障頻出,維修零件短缺成了一大難題。
自日本人毅然決然再度向南方資源地增兵之後,整個世界局勢仿若被按下了暫停鍵,一時間陷入了一種奇特的僵持格局。
目光投向亞洲戰場,日軍雖然沒有與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正式宣戰,然而緊張氛圍卻如烏雲密布。在戰略要衝馬六甲海峽兩岸,日軍與英軍海陸軍虎視眈眈地對峙著,雙方軍隊每天都看著對麵部署的各種武器,但還是保持了最大的克製。
喜歡我在抗日賣軍火請大家收藏:我在抗日賣軍火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