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從懷中取出一份賬目,遞到嬴蟒麵前:“公子請看,這些是今天賣出去的大秦金卡。”
“所得的黃金,已經封存起來了。”
嬴蟒沒去看賬目,劉邦是被他打上忠誠印記的。
不可能在這種事情上弄虛作假。
“黃金封存,派人送回大秦!”嬴蟒朝著劉邦吩咐道。
對於如何收割這些海外行省,嬴蟒已經總結出經驗來了。
每次,大秦新增一個行省之後,他就可以用鈍刀子割肉的方式,先收割一波。
這第一波收割,是快速收割的方式。
經典手段,就是賣大秦金卡。
這種收割方式,可以一次性收割這個新並入大秦行省的一半,又或者三分之一左右的財富。
接下來,便是鈍刀子割肉的收割方式。
用合作辦廠,合作修橋鋪路,修鐵路等方式,繼續收割這些海外行省的財富。
當然,為了更好的讓這些海外行省給大秦本土輸血。
海外行省和大秦本土,是一定會有科技代差的。
馬其頓行省現在經曆的一切,正是嬴蟒為了掌控這些海外行省,做的一次完美實驗。
實驗成功之後,他會用同樣的方式,迅速的控製整個地球。
......
......
羅馬帝國。
羅馬城。
皇宮。
一個十七八歲,眉宇當中有七分像是凱撒大帝的青年端坐在王座上。
他的神情,略顯有些局促不安。
他身上凱撒大帝的兒子,凱撒裡昂。
凱撒大帝死後,羅馬軍團從奇諾防線撤回國內。
撤回國內之後,他們便擁立了凱撒大帝的兒子,凱撒裡昂為新帝。
稱為,凱撒二世。
不過,凱撒二世的本事,比起他爹凱撒大帝差了十萬八千裡。
非但稱不上能征善戰不說,他的性格甚至還有些懦弱。
此時,凱撒帝國的大權,實際掌握在凱撒大帝的養子屋大維執掌。
屋大維倒是能征善戰,頗有凱撒大帝的風範。
但是,他不是凱撒大帝的血脈,沒有合法的繼承權。
屋大維之心,整個羅馬帝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在得知凱撒大帝的死訊之後,屋大維就顯露出想要取而代之的心。
奈何,羅馬內部反對的聲音太大了。
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都不讚成屋大維繼位。
再加上,前線撤回來的兵馬都是凱撒大帝的心腹。
屋大維知道,他想繼位,就得打內戰。
可是,打內戰他又沒有必勝的把握。
無奈之下,他也隻好讓凱撒裡昂繼位,自己當了一個攝政王。
當然,羅馬帝國這滿朝文武,不支持明顯更優秀,有凱撒大帝之風的屋大維上位。
最關鍵的原因,並非是血脈,而是,利益。
性格軟弱的凱撒二世更容易掌控。
有本事,態度強硬,且在軍中有自己班底的屋大維,他們根本掌控不了。
滿朝文武利用凱撒大帝遺留下來的實力,形成了一個保皇派,在和屋大維抗衡。
當然,所謂的保皇派,實際上保的也是他們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