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傳說當中,也有這麼一個冷酷無情的二郎。
那就是,司法天神楊二郎。
李二郎對於這些商賈來說,那就是施工天神李二郎。
施工天神,顧名思義,專管他們施工。
嬴蟒是最講究效率的,在競標大會結束之後的第二天,鹹陽經濟開發區的項目,便開始動工。
最先開始動工的,就是冶煉廠和水泥廠。
大秦傳統的土石建築,乃至木製建築,完全被嬴蟒淘汰了。
整個鹹陽經濟開發區,都是鋼筋混凝土建築。
因此,對於鋼筋水泥的需求是極大的。
建設鹹陽經濟開發區之前,肯定要先將材料加工廠給建好。
冶煉廠和水泥廠,這兩個項目,都是由巴氏商會中標的。
由於鹹陽經濟開發區的項目,是承包給商賈負責的。
用的工人,自然都是秦人。
這麼大的工程,單單的鹹陽城的工人,那是杯水車薪。
這些商賈來自各地,是在始皇登基之後,遷天下富戶來鹹陽的時候,才在鹹陽定居的。
他們在老家,都留有旁支。
鹹陽的工人不夠用,這些商賈紛紛開始在老家招募工人。
經常外出打工的兄弟都知道,打工雖然是當牛馬,但是,好歹比種地賺的多。
種地,是真不賺錢。
這些商賈開出的價碼,對於各地的老百姓來說,遠比種地賺的多。
而且,現在是農閒的時候,他們閒著也是閒著,倒不如去鹹陽打工賺錢。
等到農忙的時候,在回家種地就是。
如此一來,種地,打工兩不誤。
苦肯定是苦了點,累肯定是累了點,但是,卻能夠賺到更多的錢。
一時間,大秦也掀起了外出打工的浪潮。
如今,鐵路已經貫穿了大秦境內。
對於各地百姓來說,前往鹹陽打工的首選交通工具,肯定是火車。、
一時間,大秦的火車站裡,全是背著大包小包的百姓。
這副場景,就像是後世的春運一般。
大秦的火車,現階段還是以運貨為主。
客運的列車雖然也有,但是,班次卻很少。
一時間,每一趟班次的列車上,都擠滿了前去鹹陽打工的百姓。
為此,身為大秦鐵路總局局長的盜蹠,專門增加了好幾趟前往鹹陽的車次。
大秦這個年代的人,比後世的人還能吃苦耐勞。
要知道,在數年之前,大秦百姓還是要服徭役的。
什麼叫做,服徭役?
那就是不給工錢,自備食物,免費給朝廷乾活。
現在參與鹹陽經濟開發區的建設,不僅僅是管吃管住,還給不菲的工錢。
這些老百姓,一個個如同打了雞血一般,鉚足了勁的乾活。
每天乾五個時辰的體力勞動,他們還要繼續乾。
最後,為了避免把工人累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