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大秦祭祀的規矩,嬴蟒把始皇抬進聖賢館的計劃落空了。
不能把始皇抬進聖賢館,那就隻能儘量多抬一些文臣武將進聖賢館,來給自己作伴了。
總而言之,嬴蟒的意思就是,讓我一個人在聖賢館裡尷尬,那是不可能的。
要進聖賢館享受香火,那就咱們一起進去。
嬴蟒的這個聖賢館,算是唐朝興起的文廟,武廟的結合體。
他準備把從秦襄公受封諸侯,立國大秦開始,到如今的始皇時期。
把這整整六百多年裡,大秦的所有文臣武將,評選出功勞最大的一批,給全部抬進聖賢館。
這裡頭,肯定是以已經死去的人為主。
但是,還活著的人裡,也肯定有。
活著的,比如,尉繚子,王賁,蒙恬,李冰等人,都是有資格進聖賢祠的。
想到這裡,嬴蟒心中對於聖賢館的規劃,已經心中有數。
除了他自己作為主祭之外,先評選出一文一武兩位副祭。
然後,在評選出十二位文臣和十二位武將作為陪祭。
心中有了計劃之後,嬴蟒朝著蒙毅問道:“蒙二叔,我準備選出一文一武兩位副祭,以及文臣武將作為陪祭,你覺得怎麼樣?”
“甚好!”
“甚好!”
“我大秦泱泱六百餘年,奮六世之餘烈才有今日之光景。泱泱六百年,出的人才可謂是數不勝數。”
“兩位主祭,二十四位配祭,倒是剛剛好,剛剛好。”蒙毅連連點頭附和。
既然蒙恬認可了嬴蟒的計劃,嬴蟒繼續問道:“蒙二叔,你以為,何人有資格進入聖賢祠當中?”
聽到嬴蟒這個問題,蒙毅不由的一愣。
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啊!
嬴蟒不在乎這個,甚至覺得進入聖賢祠有些膈應。
那是因為,他的思想和這個年代的思想存在時代的差距。
但是,在蒙恬他們這些,秦朝的本地人眼中,進入聖賢祠中,享受萬民香火,那是無比光榮的事情。
這麼說吧!
進入聖賢祠,享受萬民香火,那可比什麼單開族譜,還要光榮的多。
這個人選,不好評啊!
甚至可以說,很難評。
那些有資格入選的,大秦曆朝曆代的功臣。
他們的家族,都是大秦的大家族。
他們的子嗣,也大多數都是大秦有頭有臉的人物。
誰的祖宗功勞大!
誰的祖宗功勞小!
誰的祖宗入選了!
誰的祖宗沒入選!
這評選起來,都是麻煩。
誰的祖宗排名靠前了!
誰的祖宗排名靠後了!
除了那幾個功勞大到所有人都信服的文臣武將之外,功勞相近的那些文臣武將,還真不好選。
畢竟,誰的後代,都會對自己的祖宗有濾鏡。
在功勞沒有太大差距的情況下,子孫後代自然會覺得,自己的祖宗功勞比較大。
到時候,入選沒入選,排名前後,都有可能引起這些人的非議。
提名,評選,誰進聖賢祠這件事,沒準非但落不到好處,還要得罪人。
蒙毅是老油條了。
聽到嬴蟒這個問題之後,他有些猶豫的說道:“功勞這件事,有大有小。”
“有人一生隻立一件大功勞,有人一生沒立過大功,卻立下數百件小功。”
“那是選立一件大功的,還是選立一件小功的?”
“如何評選很難有一個量化標準,評選起來得細細思量,一時間,我也拿不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