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一旦有人開了頭之後。
其他人也就放的開,不覺得尷尬了!
“我祖先甘茂,應當得一個提名。”
“我的祖宗樗裡疾也應該得一個提名。”
“下官以為,我大秦兩位名相張儀,範雎,應該被提名。”
“百裡奚,也該被提名。”
“鄭國雖然是韓國派來的間諜,卻有修建鄭國渠的功勞,正是有了鄭國渠,才讓我大秦的關中之地變成糧倉,讓我大秦逐漸強大,他應該有一個提名。”
“魏冉也該又一個提名。”
......
......
眾人你一個,我一個的提名,沒一會的功夫,就提名出了三十來號人。
這個時候,那些已經故去的功臣,已經提名的差不多了。
沒有被提名的故去功臣,多數是功勞不夠。
當然,像王翦,蒙驁,蒙武這三位已經故去的老將軍,沒有被提名的,並非是功勞不夠。
而是因為,他們三個還有後人在世,蒙家和王家的人沒有進行提名,其餘的文武百官也不好多嘴。
王家的人和蒙家的人,之所以沒有提名自己的祖先,實則是打了相同的主意。
他們的主意,就是死人,活人一起提名。
王家想把王翦,王賁父子倆一起提名。
蒙家更是想把蒙驁,蒙武,蒙恬祖孫三代一起提名。
從功勞上來說,王家父子倆,孟家祖孫三代,的確是有資格被一起提名的。
蒙家人在等有人提名活人之後,他們在順勢提出蒙家祖孫三代一起提名。
王家的人想法和蒙家相同,他們在等孟家提名祖孫三代之後,他們提名王翦,王賁爺倆。
“鄭國有修建鄭國渠的功勞,可以被提名。”
“都江堰的工程,不在鄭國渠之下,這麼說來的話,李冰李老大人也有被提名的資格。”一個和李冰關係不錯的官員提議道。
都江堰和鄭國渠的確是不相上下的大工程。
鄭國渠把關中變成了糧倉,都江堰則是把巴蜀變成了糧倉。
鄭國有資格被提名,那麼,李冰一樣有資格。
兩人要非說差在哪裡,那就是鄭國已經死了,而李冰還活著。
但是,長壽不是罪過。
提名比的是功勞,不是誰死了,誰活著。
李冰是第一個活人被提名的。
他的提名,很快就被通過了。
一來,是論功勞的話,李冰確實有資格被提名。
二來,李冰現在是嬴蟒的人,看在嬴蟒的份上,他也得被提名。
有了活人被提名的先例之後,在場的文武百官,又開始暢所欲言了。
“國尉大人,應該被提名。”
國尉正是尉繚子,他是大秦的兵法大家。
是大秦兵法理論的奠基者,為大秦不知訓練出了多少能征善戰的將領。
軍中將領的功勞,不僅僅是在戰場拚殺。
練兵,練將,也是一種功勞。
論功勞,尉繚子也僅在白起,王翦之下。
看到大家紛紛提名,內史騰的兒子,內史義有些憋不住了,他站了出來,說道:“我提名我爹內史騰。”
內史騰的提名一出來,在場的人有些繃不住了。
要論功勞,內史騰彆說在大秦曆朝曆代,六百年間的武將中不算第一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