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宇宙能量好像不甘心一定要降雪呀,這大概是鼓勵像我一樣的人要努力奮鬥吧。
小議《蜂鳥特工》:同是天涯淪落人
雖然不知道我們國家引進外語電影的人為什麼這麼喜歡傑森斯坦森,以至於他那些隔年的舊片都再三能在各大院線上映。但是傑森斯坦森確實是位人見人愛的好演員。他演的電影或許你不會感覺有多好看,可至少也肯定不難看,即便是再爛的爛片,在有傑森斯坦森的情況下,也多少會加回點分吧。
而《蜂鳥特工》作為一部還不錯的商業動作文藝片。一定能讓你驚喜的發現一個文藝的傑森斯坦森,這就像當年文藝的威利布魯斯在《第六感靈異》那種經典的感覺。畢竟對他們這類智勇兼備的演員來說,利欲熏心的商業感覺並不妨礙演技發揮嘛。
而之所以說《蜂鳥特工》還不錯,是因為這片就像一幅倫敦版的清明上河圖。我們跟隨著傑森斯坦森飾演的這位逃亡特種兵,也算是遇見了一番人們憧憬向往中的歐洲大都會之一:倫敦的世間百態吧。隻不過這片中展現的一切似乎有些失落黯淡,無論是潦倒街頭遭欺負的流浪漢們,還是那些命運悲催妓女,亦或是華人黑幫集團,包括陷入戰爭創傷深淵而不能自拔的主角,和自幼慘遭教練黑手的華沙修女,甚至大貨車上那些從紙盒裡伸出手的孩童們雖然隻有很短暫的畫麵閃過,但是這一切的一切都給我們留下深刻而難忘的映像。
而感慨之餘或許我們方能發覺這文藝片之所以叫《蜂鳥特工》,這其中的“蜂鳥”一定有其深層次的寓意吧,或許作者是把主角這樣一位從戰爭中僥幸逃生的特種兵比作一隻被命運捉弄的微小蜂鳥,雖然其很犀利但是始終逃脫不了現實和命運的悲鬱和慘淡。其實再近一步想想,你會發現蜂鳥不單隻是主角,這種袖珍的鳥類對片中的所有角色似乎都是一種象征。比如那位從追求芭蕾舞夢想的體操女孩做到修女的女主角她的人生似乎也充滿了無儘的落寞,如果她沒有那些不幸,或許也會成為她羨慕中那般卓越的芭蕾舞明星吧。
而她和男主角的遇見結識,不正好生動的體現出這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沉淪之情麼。而片中最出彩的亮點莫過於男主角為他的朋友報仇雪恨之後,坐在芭蕾舞劇院外和女主角一番談心的那場戲,最後那個悲慟抽泣的傑森斯坦森真是把這部文藝片的精彩推到了一個高潮,由此我們回首整部片,想到這位明明有家卻不能回,隻能流落在倫敦街頭為黑社會充當走狗的特種兵,他本來應該在戰爭結束的時候像英雄一樣歸來,可卻被戰爭逼入瘋狂,他的痛苦根本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他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樣淒慘,更不懂未來應該怎麼何去何從,他就像一隻迷茫的蜂鳥。就像一個釘在十字架上的罪人隻能掙紮著等待命運的裁決和審判。
總之,我想這部《蜂鳥特工》對我們這些中國觀眾來說最大的意義就在於看清如今發達國家洋人們的生活也並不是像我們想象中那麼美好,而我們當年憧憬向往的那部分對於即便是本國居民的他們來說也不是那樣唾手可得、順理成章。他們的社會上一樣也有窮人,一樣也有苦惱悲慘。當然了,這一切也不必造成那種似乎無處可逃的壓抑,我們應該就像最後那位決定去建設非洲的修女一樣,勢必要滿懷希望,陽光積極的把這個不那麼美好的現實世界變成得那麼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