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發現個消災避禍的好途徑。宇宙能量指引我運作。
小議《沉睡魔咒》:拙劣的童話新編
誰都知道說“世界在不停的變化發展”,但世界到底是怎麼在如何變化發展,卻未必人儘其詳。當然,要找出時世變遷的證據也遠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困難,就像這部名叫《沉睡魔咒》好萊塢大片,就是“時世”之所以不停“變遷”的證據所在。
而之所以這麼說,就是因為這部《沉睡魔咒》的劇情故事其實是基於《睡美人》的古老傳說而改編的。而這一則曾經風靡歐洲大陸的童話故事,其古老的版本可以追溯到十五世紀的意大利詩人吉姆巴地斯達巴西耳收錄於其《五日談》中的故事《太陽、月亮和塔利婭》,甚至到更古老的《沃爾鬆格傳說》等等,其實這個“睡美人故事”的眾多版本流傳到今天,還能風靡世界的就隻剩下夏爾佩羅版本和格林兄弟版本的內容了。而我們中國的讀者想必會更熟悉《格林童話》這個版本裡的記載吧。不過現在,這部《沉睡魔咒》又讓我們耳目一新。
而不管怎樣,每個時代人類因為文明發展所體現出的文化差異,決定了這些古老的故事最終流傳至今的主流存在。而我們在此基礎上對這些故事進行的改編和新說又將投影到未來後世子孫們對我們所處時代文化發展的看法。像我們中國《三國演義》、《西遊記》這類古典小說的形成,也是作者對上古流傳的史料故事進行收集整體改編新說的結果,就像三國的故事中把劉備美化,把關羽忠義化,把曹操奸邪化都體現出我國封建時代忠君愛國的儒道文化思想。而這部《沉睡魔咒》中,給神秘陰暗的巫婆洗白成守衛森林的德魯伊也多多少少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持續發展理念吧
除此之外,就像《封神演義》的作者是不會考慮商朝有沒有紙使用的,而睡美人的改編者們也不會去糾結中世紀的歐洲人到底會有幾個能真正使用魔法,而我們現在的人們再對這些古老的經典故事進行改編的時候,基於我們的認知水平有時候卻不得不加入一些我們自以為合乎當時情理的東西,而往往其實看上去會更顯得畫蛇添足,尷尬不已。
就像這部《沉睡魔咒》中,安吉麗娜朱莉要把編劇改編下這位亦正亦邪的魔女德魯伊形象演得惟妙惟肖就隻能在化妝和特效的包裝下裝純、裝傻、讓人感覺腦子進水,或是秀逗棄療的神經病,總之實在是裝得好不尷尬。而導致魔女德魯伊魔性大發的兩任人類國王也都貌似兩個老少神經病,體現著這個無限可能的時代裡“不作死就不會死”的真理。
另外那位戲份不多的睡美人也相當莫名其妙,至於三個純粹二貨的小精靈更是二分喜感八分傻缺,而那位黑烏鴉美少年帥哥則貌似這些人老珠黃的女人在這部電影真正按耐不住的目的所在……
當然了作為觀眾的我們還是完全能猜測到這位魔女德魯伊要搞得這般亦正亦邪很可能是出於挖掘人性的需要來完整化《睡美人》故事中巫婆的人性,從而體現出這個時代人們向往美好的心願。
不過,這種情況下為什麼劇情中,魔女德魯伊和王子之間還要存在與時代格格不入的醜聞,也就是說王子想要獲取王位繼承,又下不了手殺害魔女德魯伊,完全可以以人類王國和森林眾生之間的和平為籌碼與魔女德魯伊坦誠談判來獲取她的翅翼,而魔女德魯伊也可以通過她幫助舊情人成功之後,朝思暮想的舊情人移情彆戀然後引發魔女愛恨交織而去詛咒那位睡美人。
而片中除了濃墨重彩的電影特效天花亂墜令人眼花繚亂之外,劇本中對於人物形象的刻畫,以及人物關係的衝突和戲劇矛盾引發的劇情發展,可謂是亂七八糟,混亂不堪,所以這部《沉睡魔咒》對古老童話的新編是無比拙劣的,與前幾年好萊塢對《白雪公主》童話的相關劇情改編係列電影可謂糟糕得平分秋色。
然而如此一來這片倒更像一部國產奇幻題材的電影了。而比起神馬爛無可爛的《畫皮》之流,神馬《大鬨天宮》來,起碼再差人家好萊塢演員的演技還是高大上的。所以似乎《沉睡魔咒》體現出的當下時代特色就是:世界主流文化正在嘗試著討好中國觀眾;而電影特效的高端科技正在漸漸導致人們對電影文學美感的忽視,以及即便是再傻缺笨拙也不妨礙向往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