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評《星際穿越》:一種“沒有最好隻有更好”的見證
記得去年十一月十九號《地心引力》的上映讓我們在享受讚不絕口、歎為觀止的觀影體驗同時,以為這應該就是歐美大片中,宇宙探索類科幻電影的巔峰了,至少世界三年內不會有超越這片的電影吧。然而今年十一月上映的這部《星際穿越》著實讓我們大開眼界,見證了一把什麼叫“沒有最好隻有更好”。
可以說《星際穿越》相對《地心引力》而言完全是全麵超越,無論從編劇導演的名氣才華,還是畫麵特效,乃至劇情的安排和主題,甚至演員陣容與演技等等方麵都明顯要更勝一籌
因為去年《地心引力》的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隻是贏得了第17屆好萊塢電影獎年度女主角,而這部《星際穿越》的主演:馬修麥康納可是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獲獎者。我們或許還記得頒獎儀式上為此傷心欲絕的小李子,然而光芒四射的馬修麥康納在這部《星際穿越》更為精彩的演出,會讓你感覺他如果蟬聯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真的不過份。
總之,《星際穿越》完全可以說是進本年度不可錯過大片了。而且片中實在有太多的妙不可言的精彩亮點,足矣讓你覺得近三個小時的片長非常短暫,然而在意猶未儘,回味無窮之餘,你洶湧澎湃的思緒裡或許還在為那神奇的四維空間著迷,驚歎導演那驚如天人的創意想象力;或許你仍在琢磨那些生澀的科學理論,享受這種硬科幻故事與戲劇完美結合的無限樂趣;或許你會沉浸在父女情深的大愛中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隻想痛快的大哭一場來釋懷下這深切的人間真情。亦或你隻是聯係全片劇情對那首英倫文學的經典詩篇進行無比透徹的賞析等等……所以無論從哪方麵來看這部《星際穿越》,你都是無比享受的。
不過作為中國人,或許我們無法想象未來這些歐美電影人還會怎樣來拍出超越這部《星際穿越》的同類題材電影。雖然那些精彩的故事還很多,但這部電影的各種高大上似乎已經把我們的思維界定了。
當然簡單來講,還能在演員方麵選更受人喜歡的大明星吧,比如安妮海瑟薇在馬修的強大光芒之下略顯平庸了點,而其他幾位演麵生科學家的配角也有很多人選,不過反派驚現馬特達蒙還是很給力的。至於主角,如今不知有幾個能在長相和演技上同時遠遠超越馬修麥康納的。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歐美大片總是籠罩在一片末世氛圍裡預言著千百種未來人類的絕望情形,與其說這是這些先進的歐美電影人想把一種憂患意識傳遞全球。不如說是這些養尊處優的英國人和美國人在優越的生活中不禁產生了一種“生於安樂、死於憂患”的感想。而這種感想頗有些狡猾的意味。
誠然今天人類確實麵臨著很多生存困境。然而這種情況下,全人類更需要精誠合作,共同探索我們的明天,儘可能避免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為了生存犧牲一部分人類求得苟延殘喘。而如今美國依然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他們奢侈的占有著全人類大部分資源,繼續在科技前沿進行著探索宇宙向星際進發的工作。尤其與此同時他們還能夠拍世界上最好看的電影以饗世界。隻不過與此同時,所有的話語權似乎都掌握在美國人手裡。然後世界各地的人們仰望著這些動人心扉的精彩電影,隻能為之感染、動容。然後繼續默默承受著欠發達地區的各種痛苦和災難,甚至漸漸把“美利堅就是人類的希望”當作一種信仰。
所以讓人們完全陷入這種盲目迷信的概念,正是帶著狡黠笑容的山姆大叔真實的目的所在。因為美國人在保持其先進性的同時似乎習慣了他們那所謂自由民主的奢靡生活,而在哪個縱情聲色的國家裡一切高檔享樂,依然需要在窘困與艱苦中的人們來獻祭,供奉。誠然,心安理得的美國人或許自己也未必意識到他們的傲慢優越危機四伏,然而對世界來說,美國這樣傾全球之財富而足一家之堂皇或許正是醞釀末日危機的因素之一。
就像片中,即便卓越的宇航員主角在孤注一擲的危機關頭肩負著全人類存亡的使命,卻依然會如同病態一般感性的沉浸在自己的小家溫情之中。雖然這很符合人性,也無可非議,很煽情,很正常,更重要的是讓電影很好看,很感人,而且最後的圓滿結局也正是因為主角對家對女兒的強烈情感而導致的良心循環。但不知為何,這讓我想起從小就熟悉的“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典故。
如果人類真的到了這種地步,估計有一萬種可能性都指向滅亡,而唯一的一絲生存的希望很可能就這麼消失在美國人這一點人性的自私中,這種假設是不堪設想的。而除了這點,馬特達蒙演的那位懦夫科學家也似乎是美國人在揭露他們自身的一些缺點和不足。
片中馬特達蒙演的那位懦夫科學家劣跡斑斑的行為,簡直是把人類往滅亡的深淵狠狠的推了一步,好在主角英明神武、rp大爆發才力挽狂瀾。而這裡最可怕的是,美國人在反省他們自身缺失之時,顯示出一種完全不可控的無奈,似乎必須有所破壞和毀滅才能讓消去這些缺失的因素。天呐!這太千鈞一發、勾人心弦的劇情還是僅限於電影才好。總之美國簡直就是個還在渡過青春期的孩子,雖然很卓越但充滿著不可確定的因素,而且非常危險,尤其他們如今非常懂得如何坦然文飾他們這種缺失和危險。
最後,如果說隻有美國的世界是人類最好的明天,那麼一個由中美引領,融洽著其他各國各民族的世界才是人類“沒有最好隻有更好”的明天。畢竟相對美利堅這個卓越的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來說,我們中華可算是世界上獨一無二且閱曆豐富的智者了。
或許我們應該由這部《星際穿越》的結局做這樣的設想,如今人類在地球上到今天的文明,或許來自更遠古的某個星係……在那個時空裡,人類隻迷信一個最好的明天而逐漸走向毀滅,於是他們決定來到地球從新開始,來探求一個“沒有最好隻有更好”的未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