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年後的人類文明,恒星紀元年760年,建造了懸浮於雲端的生態城市群,
建築表麵覆蓋著光合作用的生物膜,將陽光轉化為清潔能源。
地麵則被改造為基因修複後的遠古森林,
巨型蕨類植物與機械共生樹交織,
根係深入地下48米的古碳淨化層,閃爍著微藍的熒光。
天空中航行著由意識驅動的光軌列車,
乘客透過透明艙壁俯瞰大地時,
能看到地球表層如神經網絡般流動的能量脈絡
——這被認為是蓋亞意識覺醒的具象化表現。
在新生大陸的中心,矗立著由萊姆達石雕刻的“覺醒者方尖碑”,
碑文記載著人類從寄生蟲到共生者的轉變史。
不遠處保留著舊文明的遺跡:
半融化的塑料山脈被封裝在反物質屏障中,成為警示教育的活體博物館。
年輕一代常在此舉行“觸知儀式”,
將手掌貼在屏障上感受祖先遺留的汙染灼燒感,以此銘記生態贖罪契約。
時空錯位的榮耀與刺痛
初代蘇醒者後裔站在意識共鳴塔頂端時,
仍會因記憶遺傳技術而泛起複雜情緒。
他們的基因深處鐫刻著大災變時期地球自淨係統啟動時的震顫,
每當看到新生代用思維波直接與蓋亞意識對話,
既欣慰於文明跨越式進化,又恐懼重蹈覆轍的潛在可能。
超越者的認知撕裂
中級文明的人類已掌握恒星係內物質重組技術,
但學者們仍在為“超越祖先”的定義爭論。
有人通過考古全息影像看到21世紀人類用氮肥喚醒古碳的原始記錄,
驚覺當代的生態平衡本質仍是更精密的操控;
年輕工程師在重建大氣層時發現,
地球意識似乎正通過氣候反饋係統對人類進行“文明水平測試”。
畫麵切換)
北京基地會議室房間裡燈光柔和,
吳月月關閉了影像視頻,老莫、何濤、小欣、郭甘好像
還沉浸在人類文明發展曆程之中。
影像關閉後,屏幕藍光漸次熄滅,留下眾人瞳孔中殘留的文明碎片。
老莫的手指無意識地輕觸懸浮屏邊緣,
何濤的呼吸頻率因震撼而變得綿長,
小欣的睫毛在臉頰投下細密陰影,
郭甘的側臉輪廓仍被最後一縷數據流餘暉勾勒。
空氣中漂浮著全息投影消散後的粒子殘影,
仿佛地球文明覆滅時的核爆塵埃與重啟時的星火微光同時凝固。
吳月月輕合眼簾,指尖劃過控製台的軌跡暗合人類文明螺旋上升的軌跡。
吳月月關閉影像視頻畫麵之後說道:“老莫、何濤,
這就是你們離開地球之後所發生的一切事情,
從地球人類文明的覆滅,到文明重啟、
再到發展至今的中級文明時代,全部曆程就是這樣了哦。”
老莫回過神來緩緩地說道:“真是太震撼了,人類真是太了不起了啊!”
老莫直接表達了他的驚歎和對人類的讚美,
體現出他對人類文明發展成就的高度認可。
郭甘接過話茬道:“老莫前輩,我們地球人類文明的發展史
在整個宇宙世界文明發展曆程來說,真是滄海一粟,
我們還希望能探究更遙遠的宇宙文明,進入到更高級的文明發展階段。”
何濤說道:“郭部長,你們人類的這個想法和願望是好的,
但是茫茫宇宙星空,浩瀚無邊,要想向更高級文明發展,
談何容易啊,不過你們人類的開拓精神和創新能力,
我們還是很佩服的。人類,繼續加油啊!”
郭甘回應道:“何濤先生,這個我們知道,
我們中國有句古話“人生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茫茫宇宙,浩瀚無邊,隻要我們人類堅持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