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0年,星海邊緣。
陸九淵正在和係統討價還價。
“一上來就考驗三人小隊,是否有點太過於嚴苛了,萬一過來的是老人、女性和孩子呢?”
【否決,廣告投放場所為軍事營區,戰鬥人員的概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
“不,怎麼說也得是五人小隊才可以,這畢竟是探索一顆新的星球的人物。”哪怕聽到了係統的否定,陸九淵還是固執己見。
畢竟是探索一顆新的星球,任務的高度複雜性和環境的未知性,都是對這個團隊的重要考驗,三個人的容錯率,實在是太低了一些。
一邊說著,陸九淵也是掰開手指頭計算著每一個成員合理的分工和技能要求。
首先是小隊的指揮官。
他需要負責整體任務的規劃和協調;確保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順暢。
並且還要做出關鍵決策,處理突發情況。
為了滿足以上需求,他必定需要有優秀的領導能力和團隊管理能力。
戰略戰術的知識儲備和思維也都必不可少,他也許不一定要有解決問題的直接能力,但是一定要有解決問題的頭腦。
而在這樣的基礎上,如果他有著良好的溝通能力和人際交往技巧,能夠讓隊友更願意聽從他,而不是為了任務和目標,強行聽從他的指揮官身份,那就更是錦上添花了。
第二個則是科學研究員,團隊裡麵的科學家。
雖然陸九淵已經在這裡呼吸和睡眠了一個晚上加小半天,但是收集和分析星球上的土壤、植物和空氣樣本,依舊是十分有必要的。
而進行生物和地質的調查記錄,也是之後規劃的基石。
考慮到這是對一顆新的星球進行研究,這名科學家一定得是博物的大家,因為他需要具備生物學、地質學,乃至於天文學、物理或化學等各種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
不過在專業細分又細分已經成為趨勢的當下,想要找出來這樣一個人才很顯然是不可能通過對營區的一次廣告投放就能夠解決的。
陸九淵並沒有對此抱有一發入魂的期待。
再然後則是生存專家。
這個可能性倒是高一些,畢竟在部隊裡麵,也有著不少生存專家存在。
自己現在的情況,雖然有“銀色棺材”兜底,但是放眼大環境,也沒有比德爺或是貝爺的節目要好上多少。
無論怎樣講,要是有一個生存專家抵達這裡,負責小隊的生存和安全,包括食物、水源和庇護所的尋找,一定是非常有用的。
陸九淵希望對方能夠提供生存技能培訓,這樣就能夠確保在“玩家”下線之後的自己,也有著基本的生存能力。
熟悉野外生存技巧和應急處理能力是基礎。
其中更為重要的是,對方能否在眼前這個看上去是寒帶苔原,實則是外星球的地方,快速了解這個外星生態係統的生存可能和潛在危險。
若是真的遇到了受傷等情況,生存專家還需要具備急救知識和技能。
“玩家”姑且可以金蟬脫殼,拿軀體的死亡換一個新的從頭再來;但是陸九淵則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了。
第四個則是技術支持人員。
陸九淵目前能夠想到的,就是負責小隊的設備和技術支持,包括通訊、導航和生命維持係統等方麵。
而到後麵如果要繼續發展的話,更多的生產設備架設起來之後,對這些設備進行維護和修理,確保技術設備正常運作,也是技術支持人員的工作。
和科學家類似,這個技術支持人員的跨度要求也要有些大。
畢竟當前生存的條件頗為原始,但是可以預測的是,隨著基地的其餘部分解鎖,工業化和電子化也是可想而知的未來。
所以這個技術支持人員不止要會金工實習六藝,更是要具備工程學、計算機科學或相關領域的知識。
可以說,從木頭到石頭到鋼鐵,再到計算機,整個人類曆史的技術進步,都要掌握。
甚至如果基地到時候出現了超過當前科技的技術,也要能夠進行快速的掌握和學習。
不但要具備問題解決能力,更是要能夠快速應對技術故障。
最後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所謂安全保障員了——也就是負責小隊安全的打手。
對於這一類,陸九淵反而是不怎麼擔憂的,隻要可勁地朝著軍區營地裡麵撒網,還怕撈不上來戰士?
而這一類人所需要負責的職責正是他們的本職工作那一套,負責小隊的安全,監測周圍環境的潛在威脅;進行風險評估,製定安全計劃。
“所以你看,五個人,真的不能再少了。”
這種五類角色分工,已經是極限壓縮人員的情況下,可以確保小隊在探索新星球時既能有效地進行科學研究,又能保障生存和安全的最佳搭配了。
似乎是在思考陸九淵的提議,陸九淵耳畔的電子音發出了思考的嗡鳴。
片刻之後,新的文字出現在陸九淵的眼前。
【如果人數增多的話,就會調用其他擬合度更高的劇本】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