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袤無垠、神秘莫測的修仙界中,無數家族為了生存與發展,曆經千辛萬苦,努力拚搏。通過數代人在靈石場中苦熬,然後攢下一筆靈石幫助後人進入彆的行當,再逐漸開始發家這樣的途徑,成功地在修仙界站穩腳跟的凡人家族也確實有不少。
在乾坤界二十八域之一的房日域下屬的梁州城管轄範圍內,有個生活在一處小型修仙坊市黑鬆嶺坊市之中的甄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甄家的起源,要追溯到一位原本生活在凡人國度之中的普通書生。這位先祖飽讀詩書,卻在偶然間了解到了一些關於修仙的神奇之事。那些傳說中的仙人能夠呼風喚雨、騰雲駕霧,擁有著超乎常人想象的力量和壽命。這令他心生向往,決心讓自己的後代擺脫凡人的宿命,成為真正的修仙者。
隻不過修仙宗門在凡人國度中招收充靈工,並非如人們想象中那般寬鬆和隨意。名額有限,且控製得相當嚴格。在凡人國度之中,每一個能獲得塑根丹前往修仙界的靈石場當充靈工的機會,都顯得彌足珍貴,猶如稀世珍寶,讓人趨之若鶩。
甄家的這個先祖為了實現心中的夢想,花了一生的時間在凡人國度之中經商。他起早貪黑,奔波於各地,曆經無數次的挫折與失敗。從販賣微不足道的小物件,到經營頗具規模的生意,他不辭辛勞,積攢著每一分財富。終於,在他臨死之前,耗儘畢生心血攢夠錢財買下了一個做充靈工的名額。
他在眾多孫輩中精心挑選了一名最優秀的孩子,讓其服下塑根丹成為偽靈根修士,踏入了那充滿神秘與未知的修仙界。這個孩子,便是甄家修仙之路的第三代傳人。
從這個第三代的孫輩開始,甄家又踏上了一段漫長而艱辛的旅程。他們在靈石場中默默耕耘,揮灑著汗水,忍受著艱苦的勞作和微薄的收入。經過四代人的不懈努力,終於培養出了一名靈植夫。
然後他們又咬緊牙關,省吃儉用,花了六代人的時間積攢靈石。每一塊靈石的背後,都凝聚著甄家數代人的辛勤付出和無儘期望。終於,在第十三代人的時候,甄家買下了一個擁有五十畝下品靈田的靈植園,成功地轉型為一個從事靈米種植的修仙小家族。
大概是因為曆代先祖都是偽靈根修士,長期在靈氣的滋養下,身體資質逐漸改善。從第十四代開始,甄家之中便開始陸續出現身具真靈根的族人。雖說基本上都是四靈根、五靈根這樣的雜靈根,但總歸算是有了一絲衝擊築基的希望,眼看著整個甄家的修仙事業變得蒸蒸日上了起來。
然而,命運似乎並不總是眷顧著甄家。隻可惜從此之後,甄家的修仙世家夢就再也沒有過更大的進展。
為了培養這些真靈根的族人,甄家傾儘全力。他們把經營靈植園獲得的收益幾乎全部投入到了這些族人的修煉之中。購買修煉功法、丹藥、靈物,每一項都需要耗費大量的靈石。
隻是在沒有宗門或者修仙大族內部秘傳的高等功法,又買不起價格昂貴的丹藥或者靈物來輔助修行的情況下,甄家的這些族人們光靠苦修自家曆代積攢起來的幾門最普通的黃級功法,實在是太過艱難。每一次修煉都如同在黑暗中摸索,進展緩慢而艱辛。
幾代人下來,甄家修為最高的一個人也不過是練氣期六層的境界,連練氣後期都沒有進入,更不用說去衝擊築基期了。那看似近在咫尺的築基門檻,卻如同高不可攀的山峰,阻擋著他們前進的道路。
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其實倒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甄家本身就有一個靈植園,雖然收入不算太高,但每代之中供養一兩個天賦不錯的族人潛心修煉,還是能夠做到的。隻要耐心地等待下去,總有一天能供養出一位築基期修士。到時候甄家就能在他的提攜之下,再上一個新台階。
但就在第十七代家主甄仁慶接手對家族的管理之後,甄家開始出了幺蛾子。
這一代的甄家主脈有兄弟三人,老大甄仁義沒有真靈根,使用塑根丹生成偽靈根之後,便選擇成為靈植夫,專心打理經營族裡的靈植園。他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精心照料著每一株靈植,將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傾注在了這片靈植園中。
老三甄仁賀是五靈根,30歲修煉到煉氣期三層便再也沒有寸進,乾脆選擇離開家族的靈植園,到黑鬆嶺坊市中的一家靈食鋪裡做靈廚。那煙熏火燎的廚房中,他辛勤勞作,隻為給族裡多掙一份靈石,為家族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甄仁慶排行第二,擁有水火土木四靈根,辛辛苦苦修煉到40歲時方才是煉氣期五層,眼見築基無望便從自己父親手中接過家主之位,開始著手培養下一代的甄家年輕人。他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每一個決策都關乎著家族的未來。
喜歡種田能返還,我帶家族逆襲修仙界請大家收藏:種田能返還,我帶家族逆襲修仙界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