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陽光透過輕薄的雲層,溫柔地灑在姑蘇城的石板路上。裴素雲、蒙丹和林婉怡三人,在昨夜對姑蘇文化的美好憧憬中迎來了新的一天。她們聽聞,姑蘇的糕團,如同這座城市的明珠,散發著甜蜜而誘人的魅力,於是決定一同探尋糕團製作的奇妙世界。
三人漫步在古街,街邊的店鋪陸續開門營業,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煙火氣。不多時,一家名為“悅香糕團鋪”的小店映入眼簾。店門口,蒸籠裡升騰起嫋嫋熱氣,糕團的甜香絲絲縷縷地鑽進她們的鼻腔,引得三人加快了腳步。
走進店內,古樸的氣息撲麵而來。木質的桌椅擺放得整整齊齊,牆壁上掛著幾幅描繪姑蘇市井生活的畫。一位頭發花白、麵容和藹的老師傅正站在櫃台後忙碌著。
裴素雲走上前去,微笑著說道:“老師傅,您好呀。我們對姑蘇的糕團特彆感興趣,能不能請您給我們講講糕團的製作方法呢?”
老師傅抬起頭,眼中帶著笑意:“當然可以,姑娘們。姑蘇糕團,那可是有著深厚的曆史底蘊,每一種都有它獨特的魅力。”
說著,老師傅從蒸籠裡取出幾塊糕團,擺放在桌上。“你們看,這就是梅花糕和海棠糕。梅花糕形如梅花,色澤誘人,口感軟糯,甜而不膩;海棠糕呢,形似海棠花,上麵灑滿了瓜子仁、紅綠絲,吃起來外脆裡嫩,香氣撲鼻。”
裴素雲接著說道:“蘇州的糕團種類繁多,除了梅花糕和海棠糕,還有定勝糕、青團子等等。定勝糕寓意著勝利,以前將士出征,家人都會做定勝糕為他們祈福;青團子則是用艾草汁和糯米粉製成,帶著清新的艾草香氣,是清明時節的傳統美食。每一種糕團,都承載著姑蘇人民的美好祝願和生活智慧。”
蒙丹和林婉怡聽得入神,眼中滿是好奇與期待。“師傅,我們可以自己動手做嗎?”林婉怡忍不住問道。
老師傅爽朗地笑了:“當然可以,難得你們這些年輕姑娘對這老手藝感興趣。來,先從揉麵開始學起。”
老師傅帶著三人來到後廚,桌上已經準備好了糯米粉、粳米粉、糖等材料。“製作糕團,麵粉的比例很關鍵。一般來說,糯米粉和粳米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這樣做出來的糕團口感才會恰到好處,既軟糯又有嚼勁。”老師傅一邊說著,一邊將兩種麵粉倒入盆中,加入適量的水和糖,開始揉麵。
隻見老師傅的雙手在麵團上熟練地揉搓著,麵團在他的手中逐漸變得光滑細膩。“揉麵的時候,力度要均勻,順著一個方向揉,這樣麵團才會更勁道。”老師傅耐心地講解著。
蒙丹迫不及待地挽起袖子,說道:“師傅,讓我試試。”她學著老師傅的樣子,將雙手放在麵團上,用力揉搓起來。可是,麵團在她手中卻不聽話,一會兒這邊裂個口,一會兒那邊又粘在手上。“哎呀,怎麼這麼難呀。”蒙丹皺起眉頭,有些氣餒。
老師傅笑著說:“彆著急,姑娘。揉麵是個功夫活兒,得多練習才行。你看,像這樣,稍微加點力氣,再把麵團翻個麵。”在老師傅的指導下,蒙丹的動作漸漸熟練起來,麵團也開始變得聽話。
林婉怡在一旁看得躍躍欲試,等蒙丹揉得差不多了,她也趕緊上手。這次,有了蒙丹的經驗,林婉怡揉麵的過程順利了許多。
接下來是包餡環節。老師傅端出幾盆不同口味的餡料,有豆沙餡、玫瑰餡、棗泥餡等。“這餡料可是糕團的靈魂,要選優質的食材,精心熬製,才能調出那獨特的味道。”老師傅拿起一團豆沙餡,示範著包餡的方法。“先把麵團搓成圓,再用手指在中間按出一個小窩,把餡料放進去,然後慢慢收口,搓成圓球。”
蒙丹拿起一團麵團,小心翼翼地按出小窩,放入豆沙餡。可是,在收口的時候,餡料卻不小心擠了出來。“哎呀,又失敗了。”蒙丹有些懊惱。
林婉怡在一旁打趣道:“蒙丹,你這是包得太滿,豆沙都迫不及待要出來透透氣啦。”眾人聽了,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蒙丹調整了餡料的用量,再次嘗試,終於成功地包好了一個糕團。她興奮地舉起手中的糕團,像個孩子似的炫耀:“你們看,我包好啦!”
林婉怡也不甘示弱,迅速包好了自己的糕團,圓圓的,十分規整。“還是我包得好看些。”林婉怡笑著揚了揚手中的糕團。
裴素雲看著兩人,笑著說:“你們倆呀,包得都不錯,各有各的特色。”
包好的糕團被整齊地放入蒸籠。老師傅點燃爐灶,火苗舔著鍋底,不一會兒,蒸籠裡便升騰起濃鬱的熱氣,甜香在小小的後廚彌漫開來,仿佛將整個空間都染上了一層甜蜜的色彩。
“這蒸籠裡蒸的,可都是姑蘇的味道和回憶。”老師傅望著蒸籠,眼中滿是深情,“以前,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會做糕團,那時候,鄰裡間相互幫忙,一起動手,熱熱鬨鬨的。孩子們就在一旁眼巴巴地等著,糕團一出籠,就迫不及待地往嘴裡塞,燙得直咧嘴,卻還是舍不得放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聽著老師傅的講述,三人仿佛穿越時空,看到了那個充滿煙火氣的姑蘇往昔。
終於,老師傅看了看時間,說道:“差不多啦,糕團該出鍋咯。”他熟練地揭開蒸籠蓋,頓時,一陣帶著甜蜜的熱氣撲麵而來,梅花糕、海棠糕形態各異,在熱氣中散發著誘人的光澤,仿佛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
蒙丹率先拿起一塊梅花糕,輕輕咬上一口,軟糯的糕體在口中散開,豆沙餡的香甜瞬間在味蕾上綻放。“哇,太好吃了!自己做的糕團,感覺格外香甜。”蒙丹一臉陶醉。
林婉怡也趕緊嘗了一口海棠糕,外脆裡嫩的口感讓她讚不絕口:“這味道,既有糕體本身的軟糯,又有表麵那層脆殼的香脆,再加上瓜子仁、紅綠絲的點綴,簡直完美。”
裴素雲微笑著品嘗著手中的糕團,說道:“姑蘇糕團,不僅僅是一種美食,更是姑蘇文化的一種體現。從這小小的糕團裡,能感受到姑蘇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對傳統的堅守。”
老師傅欣慰地看著她們,說道:“姑娘們說得對呀。這些年,時代變化快,願意學這門手藝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咯。看到你們這麼喜歡,我打心底裡高興。希望你們能把這姑蘇糕團的美味,還有背後的文化,傳播得更遠更廣。”
蒙丹堅定地點點頭:“師傅,您放心。這麼好吃又有意義的糕團,我們一定會讓更多人知道。”
林婉怡也跟著說道:“對,我們可以通過網絡,分享糕團的製作過程,讓全國各地的人都能了解姑蘇糕團。”
裴素雲補充道:“還可以在一些文化活動中,現場展示糕團製作,讓大家親身感受這份甜蜜與溫暖。”
老師傅眼中閃爍著光芒,連連點頭:“好,好啊!有你們這些年輕人的努力,姑蘇糕團這門手藝就有希望咯。”
此時,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後廚,為這充滿甜蜜的場景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三人帶著對姑蘇糕團的全新認知和傳承的決心,離開了“悅香糕團鋪”。她們知道,這甜蜜的滋味,將永遠留在心間,而她們與姑蘇文化的故事,還在繼續……
喜歡異域使命請大家收藏:()異域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