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發展外太空也可以,但範圍確實是問題。”
吳罡點頭表示認同,但心裡仍然有些疑慮。
其實現在他們的國家隻需要全球性的網絡就行了,這也是他研發超級無線網絡的初衷。
沒想到經過可控核聚變的發展,科技進步到了如此地步,使得全球範圍內的使用都顯得多餘了,也許隻用一部分就足夠了。
另外的部分可以用來探索太空,這展示了科技進步的一大亮點。
“你有什麼解決辦法嗎?這對我們來說非常關鍵。”
“航天技術是未來發展的關鍵,這樣的網絡應運用於廣闊的宇宙,幫助我們找到更多有用的東西。”楚老認真地看著吳罡說道。
聽到這裡,吳罡微微點頭,他也同意這種觀點。
在國內,現有的超級無線網絡功能有點過於強大,有點大材小用了,所以科學家們並不想完全局限在國內應用上。
“如果你們想要擴大網絡範圍,我倒真沒太好的建議。”
“走向宇宙的想法沒問題,不過就目前的技術水平,我對你們的細節還不是很清楚。”
“但是如果真要做的話,你們可以試著增加一些信號強度,在鄰近的一些星球間保證信號完整傳輸就行。”
吳罡說道。
根據資料來看,國內的目標遠大。
他們的計劃是在五光年的範圍內使用這項技術。
這個距離非常重要,因為在該範圍內有不少星係存在,並且有些地方甚至有大氣層和海洋。
也就是說他們已經開始嘗試使用超級無線網絡來確認其他行星是否適合人類居住。
對於當前的技術而言,五光年的距離非常遙遠,但是超級無線網絡能夠迅速精確地連接到指定位置。
沒有它的話,觀測這些區域隻能依賴於天文望遠鏡,但這會導致一些誤差,照片也不那麼清晰。
借助更強的無線信號,人們可以清晰地獲取這些恒星的位置信息及其周圍的景象,這是很有價值的。
而且他們的可控核聚變技術領先世界,火箭速度更快更高效,確實有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裡飛抵這些地方。
然而,以吳罡的看法來看,時機未到。
除了核心技術和無線網外,其他許多方麵如推進器材料等還需改進。
這意味著在研究外太陽係之前還有很多事需要先做好準備,儘管可控核聚變已經提供了一種穩定的燃料來源。
即使有了燃料推進技術,也仍缺乏某些特殊材料,而這些必須從本太陽係內挖掘提取才行。
“我覺得我的建議可能不夠理想,也無法說服大家,但這就是我想說的。”
“應該先把目標放在本太陽係內,利用網絡徹底探明每顆行星內部結構與礦物資源。”
吳罡誠摯地說著。
他也明白自己這隻是個建設性的提議,並不會真正改變什麼計劃。
所以吳罡並沒期望太高。
不管怎樣,他都會幫忙繼續開發新的無線網絡技術,隻是他認為沒有必要這麼著急擴展。
實際上,現在這個網絡不僅能應對宇宙射線等環境挑戰,估計其範圍已經接近半光年。
在現階段,這數據已經相當驚人了。
還是應該先仔細考察好自己的太陽係後再談其他擴張的事宜。
楚老靜靜地聽著吳罡的話語,不得不承認對方講得在理。
喜歡家裡有礦了不起?月球都是俺家滴請大家收藏:家裡有礦了不起?月球都是俺家滴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