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這款航天器並非最初預想中的那種巨大載具,內部也隻配置了最基本的功能區。
如果要在裡麵長期生活,則需要穿著防護服並通過特定係統維持生命。
這確實不如吳罡所期望的自由度那麼高。
但考慮到壓力調控等複雜技術尚待解決。
現在也隻能先采取這樣的解決方案。
吳罡點頭讚同道:
“現階段也隻能如此操作了。”
接著他又表示,“如果我們能率先在這兩個星球之間建立起橋梁,就意味著占據了先發優勢。”
隨後無論怎麼改進提升都好說。
鑒於吳罡已經成功研製出關鍵組件,接下來的任務自然是加緊完成剩餘部分。
當其他國家紛紛投資海外空間設施時。
夏國已悄無聲息地完成了首次向月球發射大型航天器的任務。
看著屏幕上展示的穩定數據流,兩位科學家臉上洋溢著喜悅之情。
這是一架真正屬於夏國的星舟!
儘管初版仍有許多瑕疵,但它標誌著邁向星辰大海的第一步。
即使老鷹擁有五個空間平台。
如今我們也有了自己的太空港作為跳板。
並且未來有可能在此基礎上開發更多類型艦隻。
最初美方提出征收‘保護費’的要求時被果斷駁回。
既然已經有了抗衡之力。
何必多此一舉支付費用?
再說即便當前技術水平有限。
這套裝備依舊堪稱小型太空城。
與其花錢買可能永遠不會實現的服務,倒不如繼續專注科研事業。
不僅如此,我國對外宣告此次任務圓滿成功的消息。
瞬間引起了全球關注。
當前就連超級大國也在探討外層空間定居問題。
對於其餘國家而言,即使眼下無法立即參與。
但為了長遠利益考慮,或許該開始重新權衡立場了。
到底是支持老鷹國的五個國際空間站,還是跟著夏國一起打造自己的太空母艦呢?剛開始時,老鷹國並沒有太在意夏國打算建星艦的消息,他們覺得這隻是個不太可能成功的設想。
畢竟,建造空間站不是造船那麼簡單。
誰也沒料到,夏國會這麼迅速地取得成功。
就在這些國家還在猶豫不決的時候,孫書宏給吳罡帶來了喜訊。
此前,吳罡讓孫書宏研究火星上的空間站。
因此,在吳罡忙於太空母艦的研究期間,楚老一直在幫助建立專屬於吳罡的火星站點。
這段時間裡,吳罡研製的零號核聚變引擎也用在了這個火星空間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