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吳罡隻給過一部分組件給布魯克處理,而另一部分則交由付強軍來完成。
實際上吳罡原本設想的是在一個靠近藍星的空間建造一個巨大的線圈,並利用載有核融合燃料的飛船對其進行通電。
由此產生的瞬時磁場或許能在小行星撞擊前及時將其路徑改變。
雖然單獨看線圈的作用很小,但卻足以起到調節小行星方向的效果。
換言之,這種方法相當於是在增強藍星自身的磁力。
然而這麼做風險很大,吳罡心裡也沒有十足的信心。
因此,在這關鍵時刻大家都在拚命構建新的生存點。
嘴上說不願幫,但內心深處布魯克還是好奇吳罡這套計劃到底行不行。
據吳罡模擬計算顯示,如今這顆小行星離藍星已經越來越近了。
而且速度還在不斷加快。
之前搭建的那個超級宇宙線圈也剛剛竣工,位於空中的位置也被固定住了。
接下來隻要由吳罡啟動核融合電源就能供電給這個線圈。
新粒子的核融合技術唯有吳罡一人掌握,所以這次隻能由他負責操作。
關鍵是除了他沒人能做到這一點。
能否成功拯救所有人就要看這項新技術的表現了。
另一邊,付強軍和布魯克緊張兮兮地盯著屏幕上小行星的一舉一動。
看著它一點點接近藍星的樣子,誰也不敢說自己不慌張。
甚至因為過於專注導致兩人手都不知不覺握在一起。
直到察覺後尷尬地分開了彼此的位置,但雙眼始終離不開監測數據。
時間緩緩流逝著。
此時吳罡已經將新粒子核反應的能量提升至最大值。
儘管旋鈕已被擰到底,但實際功率依舊無法再高了。
發電機組此刻正全力運轉著發出陣陣響聲。
並非不想讓其效能更強一些。
實在是當前擁有的材料限製隻能做到這一步。
再往上提高的話可能會導致某些部分難以支撐。
這個磁場發生器還是使用特彆定製過的火箭運送來的。
儘管整體重量和發動機都是采用改良碳纖維材質製成。
但仍處於最大承載限度內。
本應能夠提供相當長時期的能量供給。
如果放在火星或是地表區域,那麼一年所需的電力完全可以解決掉。
然而即便如此!
在另一邊卻依然未能成功導通電源。
“怎麼會?還沒通電呢?”
守在線圈一端等待信號的付強軍趕緊把這個情況報告給了吳罡。
其實布魯克心裡早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感——
如果檢測不到電量就意味著沒有任何磁場產生,也就是說整個方案失敗。
但是吳罡想到另外一種可能。
可能是距離過遠造成的傳輸延遲。
要知道該設備目前正處於高空之上。
喜歡家裡有礦了不起?月球都是俺家滴請大家收藏:家裡有礦了不起?月球都是俺家滴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