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收服的疆域,秋糧未收,正是饑民遍地之時,定有兵痞鬨事。”
韓熙載、馮延巳二人在朝堂上。
你一言,我一語,針鋒相對。
其黨派之人紛紛獻言,按照前麵兩位帶頭大哥的方向激烈的爭辯。
李從嘉看這情況,覺得很熱鬨。
李璟聽了一陣,便覺頭大。
“依諸位愛卿而言,剛剛占有楚國之地,民心不定,若是因為缺糧之事,理應撥發國庫糧餉,賑濟災民。”
諫議大夫魏岑和馮延巳為同黨。
借機上前道:“陛下聖明,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我大唐以民為根基,理應儘快撥發糧餉,解決近期兵變之事,待到秋收後,自然不再需要朝廷支援。”
“孫愛卿,戶部還能撥出多少石糧食?”李璟轉問到孫忌宰相。
孫忌是兩朝老,臣德高望重。
皺眉道:“啟稟皇上,連年用兵,四麵兵戈,國庫空虛。”
曆史上南唐與唐朝的中央政府機構設置類似,戶部主管戶籍、賦稅、土地處理民生相關各項事宜,賑災救濟等。
李從嘉倒是知道。
當前南唐實際上雖然已經滅楚國半年之久,南唐卻不能很快消化。
有些地方軍隊勢力表麵臣服,依然有著牢牢控製權。
原楚國的將領劉言占據朗州(常德)、桂管被南漢劉晟國所占據……
況且天下割裂,還有後周、後蜀、南漢、南唐、北漢、吳越、南平,七個政權割據。
更何況占據燕雲十六州的強大契丹,虎視眈眈,傲視天下。
孫忌主張休養生息,停止兵戈,每次都不讚同出兵。
李璟也能猜到,他必定說國庫空虛之類的話。
便說道:“世間紛亂,我大唐乃是皇朝正統,正應該一統宇內,解天下黎民百姓之疾苦!”
“籌措糧餉也正是為了停止兵戈。孫愛卿撥發糧餉,十日後出京,送抵潭州。”
“陛下聖明!”
馮延巳上前一步,向李璟跪拜行禮。
“本次發糧賑災,陛下體恤民情,派何人前往?以彰顯皇恩浩蕩。”
“朕近來聽到一首詞《破陣子》,其中一句,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頗為豪邁,正應此情景。”
眾人聞言紛紛議論,一陣嘩然。
這首詞自從那日起,在整個秦淮河畔傳唱起來,一時間轟動全城。
南唐文風鼎盛,李璟更是詞賦大家。
朝廷眾人或多或少都聽聞此事。
無不感歎《破陣子》乃是驚人詞作,可當做是先河之作。
這首詞的出現宛如平靜水麵投入巨石。
在南唐文壇激起波浪。
李璟說到此處更是看向了李從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