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管家感覺到了自家公子的變化。
明明是個書生少年,卻扔了筆杆子。
學武人模樣兒,在後院和李校尉比試,切磋武功。
一路上,在李雄指引下,李從嘉隻覺騎馬熟練了些。
想想李煜前半生,沉浸在琴棋書畫,均有造詣。
武力卻弱很多,需要抓緊打磨練習。
李從嘉心道:“還剩十日便要出城,自己這一首《破陣子》改變了李煜的命運軌跡,前途生死難料,當此亂世,必須自身武力過硬!”
李雄是一名好師傅。
他世居北地,來到南方,一身武藝,有李存孝的傳承,騎術也十分了得。
李雄後期官拜鎮守使。
二十年後北宋入侵南唐,李雄率兵兩千人,抗萬餘大軍進攻,感恩於南唐恩養幾十年。
父子八人均死戰不退,殉國而亡,滿門忠烈。
不久後李從嘉來到戶部。
戶部尚書常夢錫掌管財政、戶籍等重要職務官員。
從二品官職,地位和權勢是非常高。
會客堂中,二人寒暄完後聊起正題。
“常大人,本次賑災需要籌集多少糧草,多少民夫押運?”李從嘉詢問具體細節。
“潭州附近居民超二十餘萬,再加上朗州等地居民,預計給二萬石糧食賑災,你可沿水路出發,帶民夫八百人。”
常夢錫估算數量。
李從嘉對計量單位陌生,心裡核算了一陣,1石約53公斤,二萬石糧食,相當於後世兩萬袋糧草。
“常大人,水路出發走什麼路線?”
“本次沿長江出發、經池州、九江、江陵,轉至湘江向南航行後轉至潭州,陸水路用不上三十天,省時省力。”
知道常夢錫的規劃後。
李從嘉對於這個安排倒是滿意。
思慮片刻道:“常大人,關於數量我是想再商榷一下。”
“國庫空虛啊!”
“不能再多了。”
常夢錫未等李從嘉開口急忙道。
“朝廷連年對外用兵,本就吃緊。”
常夢錫心裡清楚,撥出的糧食不多,對於這位安撫使不好開展工作。
楚地本就局勢混亂。
月餘前因行營料使王紹顏克扣降卒口糧,激起兵變。
若是這位小皇子帶著充足糧食去賑災,自然便於平息民怨。
李從嘉聽常大人說完朗聲笑道:“戶部吃緊,我能理解,我隻請一萬石糧食。”
“一萬石?”
常夢錫驚訝。
心道:“這皇子不會算數!這點糧食根本不夠,原本等著他向上討價呢!”
“一萬石糧食分下去,刨除克扣消耗,再到二十萬潭州災民手中,賑災兩個月,一人分不到幾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