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嘉不客氣道:“借我之名,告軍情,若是劉言,激起變故,責任可是由我承擔了,李將軍還不舍得點家底嗎?”
李建期看他直接說破事情關鍵處,隻得應承道:“下官不敢,皇子殿下自然可以取兵甲。”
其實如果劉言不反,而李建期卻提前說他必反叛。
朝廷一旦派兵,激化雙方矛盾,容易引發連鎖反應,像是點燃火藥桶一樣爆炸。
這個責任不論是他還是李從嘉都承擔不起的。
隻不過李從嘉知道曆史上朗州劉言近期必定反叛。
三日後流言四起。
有販夫走卒說!
已經禁止商旅,進入戒嚴狀態。
五日後。
潭州邊鎬回信說道:“今年秋收欠佳,朗州劉言手中亦無糧草,斷不可能出兵反叛。”
七日後。
已有江上漁夫說,見到朗州城內聚集兵馬,江邊排滿戰船,具體兵數不詳。
李從嘉搖頭恨道:“一將無能,累死千軍。”
“我若此刻逃走曆史走向不變,益陽丟失,潭州丟失。”
“楚地全境南唐守軍皆不敢戰潰逃而去,南唐從此損兵折將,一蹶不振。”
“書信一封告知嶽州刺史宋德權,以防劉言出兵偷襲。”
做為穿越者李從嘉心中矛盾的,知道馬上兵危四起,一方麵想著,乘船逃跑,躲起來暗暗謀劃?
一方麵一路下來,眼看著天下大亂。
諸侯割據,黎明百姓受苦,自己此時機緣巧合被推到了曆史拐點。
不借此機會扭正命運走向,楚地若是歸順了後周,南唐可再難翻盤。
那麼大概率還是會國破家亡,被人奸辱妻子。”
一次逃兵,次次逃兵。
危險與機遇並存,尚且可控,我要留下來。
“抓住機遇,我要與天爭命!”
想到這兒李從嘉堅定信心,看向朗州方向。
此時劉言端坐堂中,眾位將領定頂盔戴甲,齊聚一堂,看著眾位將領鬥誌昂揚的狀態,頗為滿意。
朗州節度使劉言動員道。
“李璟滅楚國馬氏,我等本願迎明主,可是他昏聵無能,用人不明,壓榨楚國民脂民膏,供奉南唐軍民,潭州邊鎬不顧饑民百姓,不理事物,嶽州宋德權,狼狽為奸,隻知剝削,我等楚地男兒安能看他們魚肉百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