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邊境危機_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2章 邊境危機(1 / 2)

李從嘉等人火燒沅江,不再停留,連夜折返回益陽。

戰爭一旦打起來,生靈塗炭,不得安生,在兩國交戰的背景下,益陽城數萬居民,也如水中浮萍,張仁照、鍾蒨、潘佑等人動員,遷離益陽,逃向潭州城避難。

有些不願離去百姓,唐兵也沒有勉強,按照李從嘉要求,分發些糧食,就讓他們留在益陽城。

翌日一早,在快速動員下,益陽百姓分為兩類!

留在益陽城中自然是因為故土難離,不願意拋家舍業,想著朗州劉言畢竟是原來楚國大將,不至於屠城欺壓百姓。

跟著唐兵離開的人大多是後來定居的外地人,知道城牆破碎,根本無法再守,一旦叛軍襲來,怕卷入亂兵中……

世道紛亂,風雨飄搖,賤民哪有立身之地。

這就是五代十國,政權更迭,人命如草芥。

帶著百姓遷移,可比行軍慢的多,一路上攜老扶幼,推著獨輪車、挑著扁擔、扛著包裹,百姓們走的緩慢……哭嚎之聲不絕於耳。

李從嘉等人最後離開益陽城,看著蜿蜒曲折,浩浩蕩蕩百姓隊伍,心中不勝感慨。

張仁照組織百姓遷移,幾日下來已經是累的精疲力儘,頗為無奈道:“郡公,益陽不可守,撤兵即可,為何還要帶著百姓。”

“太宗常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心不可違背。”李從嘉借用李世民的名言說著自己心中所想。

“已命爾等遍告城中百姓,可隨行,可留下,全憑百姓自選。都是我唐朝子民,眼見兵亂,怎麼能拋棄?”

此時幕僚武將對於李從嘉決定有些摸不著頭腦,但是知道他率領兩百死士,沅江一把大火燒了萬石糧草,取得了大勝利,戰略上完全拖慢了叛軍行程。

對於他遷徙百姓的決定也就是遵命而為。

保大十年,十月中旬,朗州軍叛軍,叛亂的第十天,李從嘉在連番大勝的情況,戰略性撤退,益陽守城戰、火燒資水、火燒沅江。

三場大戰,無不危險重重。

就在此時,第一封奏折終於送到了兩千裡之外的江寧府。

古代常說八百裡加急,實際上驛站傳遞消息,換馬換人,日夜疾馳,最快能跑到一日五百裡,益陽到江寧府,水路曲折,而且因為戰亂頻發,兩地官道不通。

水陸並進,將近十天,第一封奏折才到達李璟手上。

江寧府,建康宮。

文臣武將,立於朝堂。

往日氣色極佳,談笑風生的李璟陰沉著臉色,看著朝堂眾人。

劉言起兵造反的情報,文武群臣都已知道。

“馮愛卿,朗州起兵造反,如何處置?”李璟問著。

平章事左仆射馮延巳背後一冷站出來道:“啟稟聖上,當命邊鎬整頓軍務,守住潭州城,打探敵軍虛實,劉言今歲召入京中,卻稱病不來,已有不臣之心。”

“今年八月你還說不會有事,朕派皇子去賑災。”李璟拍著龍椅嗬斥道。

馮延巳頗為無奈道:“今歲大旱,征糧不足,劉言老賊本就不服管教,趁機謀逆,確實不妙。”

李璟目光看向神衛都虞侯皇甫暉:“皇甫將軍說說看。”


最新小说: 紅樓晉升之路 巷口算命那些年 我不是哥布林殺手 天南市第一美女柳薇的逆襲 快穿之宿主隻想以身許國 小狼狗又野又欲,姐姐乖乖淪陷 重生六零發家致富忙碌中 穿成內娛小可憐後,我全網爆火 路人甲炮灰有的是力氣和手段 黎小姐她又爭又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