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漸濃,南唐皇宮內燈火輝煌。
周娥皇腰間係著一條細長的玉帶,一雙雲履輕巧地踏在柔軟的地毯上。
鞋麵上繡有精美的蝴蝶,仿佛隨時準備振翅高飛,增添了幾分活潑的氣息。
她的妝容也極為講究,眉毛被精心描繪成細長的柳葉形,增添了一絲柔美之感。
眼尾微微上挑,眼中仿佛藏著星辰大海,讓人一見難忘。
曆料記載她創造的“高髻纖裳”和“首翹鬢朵”等妝容,纖麗嫋娜,使後宮爭相效仿。
李從嘉心中暗道:“周娥皇按照後世的說法也算是美妝博主,引領潮流。”
她的雙頰上施了一層薄薄的胭脂,使得她的臉色更加健康紅潤。
最引人注目的是她那紅潤的雙唇,塗上了鮮豔的口脂,如同熟透的櫻桃,令人不由自主地想要多看幾眼。
她走殿前,已經有宮女拿來琵琶。
燒槽琵琶相傳為三國時期名士蔡邕所發現,燒過的檀木會產生一種共鳴腔體回響。
但是這工藝極為複雜,現在已失傳。
李從嘉也是萬分期待看著這次演奏。
燒槽琵琶其製作工藝複雜且精細,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旁側一名紅服內侍,對著小皇子,公主講道:“燒槽琵琶選用紫檀木,蒙皮為蟒蛇皮,燒槽技術最為關鍵。”
“先在共鳴箱內部挖出一個空腔,然後用火烤熱,使木材表麵略微炭化,這個過程稱為“燒槽”。燒槽可以使琵琶的音色更加渾厚、圓潤。”
李芳儀翹著小嘴道:“這樣就可以了嗎?”
宮中的內侍講道:“蒙皮用特製的膠水粘貼到共鳴箱上,並仔細拉平,確保沒有氣泡或皺紋。調試後,在琵琶的表麵進行雕刻、彩繪,增加琵琶的藝術美感。”
李從嘉等人聽著也是大為好奇,正當這時琵琶聲起。
周娥皇演奏了,她調整了坐姿,確保自己能夠以最舒適、最適合的角度與琵琶接觸。
她的指尖輕觸琴弦,起初隻是幾聲試探性的撥動,仿佛是在與樂器進行著無聲的對話。
接著,她開始了正式的演奏。
她的手指在琴弦間快速移動,無論是快速連續的彈挑,還是緩慢細膩的滑音,都能處理得恰到好處。
尤其是那些複雜的指法,如輪指、滾奏等,她都能運用自如,讓每一根弦都發出最純淨、最動聽的聲音。
“《邀醉舞破》”
曆史上有她所創譜的,千年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