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拱手謝恩,聲音渾厚而有力,“謝府尹大人厚愛,匡胤定當效犬馬之勞,不負所望!”
趙匡胤的龍精虎猛不僅在於他的外貌,更在於那份從容不迫、自信滿滿的精神風貌。
這少年十八歲離家,在外輕俠遊蕩,尋找建功立業機會,因為武藝高強,騎術精湛,三年前投靠郭威麾下,獲得青睞。
郭威推翻建立後周,趙匡胤的地位也水漲船高,成為郭威養子柴榮的親信。
柴榮今年才32歲,正是要好好奮鬥的年紀。
趙匡胤是一員猛將,把自己的精銳騎兵,交給他指揮!
此時趙匡胤也才真正掌握了一支自己的軍隊。
他手握兵權,也要一展雄心抱負。
今年剛剛領職的趙匡胤,李從嘉自然打聽不到,可是眼前江寧府北的這些爛攤子事,著實夠他忙碌的。
仙林鎮是他的封邑,但是鎮級行政區,沒有入品的官吏,都是流外之吏!
鎮將是最大官吏,幾乎統領全部工作,法曹、戶曹、兵曹和各鄉的鄉長、裡正、田典,處理各項事務。
一千五百戶的居民。
李從嘉召集眾人在團練使駐所,此地駐所,原為一處破舊府衙。
破舊的府衙坐落在一座小山腳下,雖然建築已經有些破敗,但在陽光的照射下,依然透出一種古樸的莊嚴感。
李從嘉作為團練使,駐所就是在這裡,此時他已經召集鎮將、法曹、兵曹和各鄉中三老,商討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李從嘉站在大廳中央,目光掃過在座的每一個人。
鎮將謝彥質負責鎮上的軍事和治安事務。
李從嘉:“各位鄉親父老,今天把大家召集到這裡,是為了商討一項重要的工作安排,這關係到這江寧成東,這片區域的今年生計。”
“首先,我們要修建水渠和水庫,以解決農田灌溉的問題。”
“水渠建成後,不僅可以提高農田的灌溉效率,還能減少旱災帶來的損失。謝彥質帶領由各鄉長協調鄉民參與。”
謝彥質點頭應道:“團練使放心,我會儘快組織人手,確保按時完成。”
“其次,我們將更換一批新的鐵犁。鐵犁相比木犁更加耐用,可以提高耕作效率。由各鄉裡負責,督促鄉中鐵匠,彙聚在一起,打造鐵犁。”
各鄉裡正點頭答應:“團練使放心,我會儘快落實。”
“最後,我們需製作一批改進版的龍骨水車,這種水車不僅提水效率更高,還能減少人力消耗。由各鄉田典負責組織工匠製作,並指導鄉民安裝和使用。”
各鄉田典點頭道:“團練使放心,我們會儘快完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