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他的動作顯得有些笨拙,步履也不夠流暢。
但隨著不斷的嘗試和調整,他漸漸找到了感覺,步伐越來越輕快,呼吸也越來越順暢。
道士在一旁靜靜觀察,適時給予指點:“記得,氣沉丹田,心靜如水。每一步都要踏得實而不重,輕而不浮。你的心與氣,都應隨著步伐的轉換而流轉。”
經過一下午的練習,李從嘉汗流浹背。
這與自己之前學武不同,以前多是大刀長槍,硬功夫,此刻卻講究氣息與身法的配合。
這兩者的不同,好似大開大合的武將攻伐與綠林高手的巧妙技擊之術。
道士賈德升幾個縱躍之間,跳出的距離就遠很多!
李從嘉後世穿越而來,對古代武術成就最為好奇,見過李雄這種沙場武將。
知道戰場上的殺人功夫都是靠著實戰真刀真槍,打熬出來的。
而真正的武學大家,此時才看到!
雖然中年道士賈德升沒有所說的白日飛升,輕功水上漂,踏草而行的玄乎其玄的能力。
但是氣息和身法的配合,道士賈德升運用的極為巧妙。
正如後世體操、平衡木、跑酷,高難度動作時,需要專業的練習。
李從嘉也感覺到,若是李雄和中年道士戰鬥,戰場上騎戰馬拿著大刀,李雄可能勝過一分。
但若是二人馬下步戰,必定是這中年道士贏。
而且道士賈德升明顯氣息綿長,雖然身法略小,但是更加綿長持久。
他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力量,仿佛自己與自然之間的界限消失了,每一口呼吸都讓他感到更加生機勃勃。
李從嘉這一練習便是用了十天時間,這幾日他可以住在山上。
白天晚上,跟隨賈德升練習身法!他也才十六歲的年紀,正是學習東西的黃金年齡,進步神速!
“很好,周公子!”道士賈德升滿意地笑道。
“提縱之法,不僅是技巧的修煉,更是心性的磨練。你這幾日進步很快,記住,真正的功夫,在於內外兼修。”
“內外兼修?”
李從嘉又念叨了一句。
“我師父他老人家精研此法。你可以試著過橋,去找他老人家。”
李從嘉再次來到鐵索橋前,心態平穩很多,正如人端水一樣。
注意力越是集中在水杯之上,水杯中的水越容易撒。
他此刻心如止水,橋下深淵中的冷風迎麵吹來,但他心中卻無比堅定,不再顫抖,步伐穩健。
調整呼吸,放慢腳步,緩緩走上鐵索橋。
兩根鐵索,橫跨山澗,看似宛如鋼絲,每一步都需小心翼翼,仿佛稍有不慎便會跌入山崖。
李從嘉走在前麵,每一步都穩如泰山,心中默念著:“心如止水,心如止水……”
同樣保持著內心的平靜。
當他們走到橋中央時,鐵索橋顫動的厲害,他隻覺身子也好似跟著晃悠一般,自己越是控製,越覺的抖動。
突然。
他心中一絲明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