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州城此時卻有些雞肋,需要朝廷撥發糧餉。
朝廷也向河南道賑災,若是在起兵戈,還需派兵遣將前去守城,耗費極大。
“依微臣之見,潭州城若是能守就守,若是守不了,還不如提前割讓出去換一些糧草。”
“哎!”
“而且也能想到,大周即將發兵協助朗州軍。”
眾人聞言先是哀歎,大周兵鋒強盛,若是去協助朗州軍,對自己是極大的不利。
這樣看來提前放棄潭州也可能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畢竟湖南境內隻剩下譚州城孤懸在外,朝廷本就要救災。
所有的形勢擺在眼前。
若是以朗州的兵力,攻打潭州城,組織幾萬精兵,搞持久戰,消耗戰。
南唐派大兵後,就拖不起了。
在五代十國這種艱難的背景之下,割地求和或者割地換賠償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處理手段。
三年之後,大周和南唐大戰。
就把江淮十四州全部割讓了出去,求得了暫時的和平。
但有幾名主戰的武將卻不同意。
“潭州城是我等辛辛苦苦攻占下來的領地,豈能因為朗州興兵就開始退讓?”
“可消耗太大,而且離我江南道路途遙遠,若是朗州全境興兵,偷襲不好守。”
一時之間朝堂上關於是戰還是割讓的聲音討論起來。
不絕於耳,雙方各有論據理由。
李璟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實在是因為情況變化的太快了,今年大旱,自己境內都饑民遍地,江南道的糧食還要用於救濟淮南道和河南道
若是今年兵糧充足,發一支大軍去鎮守潭州也是可以的。
況且他知道大周將發兵援救朗州,可想而知這將是一場艱難的大戰。
李從嘉見朝中諸臣在此爭論。
心中氣惱,這群大臣真是敗壞了好好的局勢。
李璟見狀,出兵之事,在朝堂上一時之間難以拿出定論。
李從嘉站出來說道:“潭州城是民心所在,一城之丟失容易再得,民心丟失難以恢複。”
李璟沉默一陣兒,終於下定了決心問道。
“有哪位將軍願意帶兵出征?”
眾人都知道此時潭州城有查文輝,陳覺兩位將軍在守候,但是手中沒有多少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