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寧城仙林鎮中,送過來的新鎧甲約有三千套,現在合計玄黑鐵甲合計六千套。”
李從嘉聞言後說道:“缺少冬裝,實在有些為難,看看明年棉花種植怎麼樣。”
趙普彙報道:“就軍事功勳而言,我們已經記錄並表彰了在保衛邊疆和維持內部治安中表現突出的將士們。”
“為了激勵士氣,我們將繼續推行獎勵製度,對於立下戰功的士兵給予適當的升遷機會或者物質獎勵。”
“此外,針對現有的兩萬兵卒,我們製定了詳細的訓練計劃,使他們的戰鬥力能夠得到持續提升。同時,也在考慮招募新兵來補充兵力,以備不時之需。”
“恩,六十萬人口,極限能抽出六萬兵!”
“咱們這個常備兵兩萬,還可以在征召一些。秋收過後,再募集些兵卒!但不作為常備士卒,作為訓練補充士卒!”
李從嘉分析說著。
“遵命!”
趙普答應的說著。
張宓也彙報道:“在政務錢糧方麵,今年的豐收了些糧食,合計二百萬石,預計可支持全境居民及軍隊一年的時間,但是太多餘糧支持大戰。
“漁獲的增收這部分資金將主要用於改善基礎設施建設!”
“還有因為治安改善,往來商貿明顯增多,但此時的時間尚短,還未起到作用。”
四位官員對於當前情況進行了彙報。
也是當前湘江以東,兩大州城的基本盤麵。
李從嘉見眾人對基本情況進行了彙報。
讓一些低級彆的官吏離開。
隻留下了一些心腹之人,見著場中剩餘的寥寥十餘人。
都是跟著自己很久,值得信賴的官員。
“我打算明年春出兵攻打蘭朗州,消滅潘叔嗣。”
眾人心中雖然早已經做了準備,但聽李從嘉說出確切時間後,也感覺到稍稍驚訝。
李從嘉道:“我這麼安排是有原因的,按照時間的推測,預計在明年三四月份,大周將要攻伐蜀國。”
眾人一聽都是倒吸一口涼氣。
趙普問道:“主公何出此言?”
李從嘉實際上知道曆史的走向。
隻是分析道:“此時郭榮挫敗北漢和契丹聯軍,今年天下風調雨順,大周也必定糧食充盈。”
“之前宰相王樸,對大周郭榮獻過平南之策,所以按照時機來看,明年攻打蜀國是最好的時機。”
“契丹與南唐斷交,今年又被大周敗,所以天時地利人和,此時郭榮最應該出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