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州守將劉仁贍,第一個得到了三萬大軍敗退的消息。
他看到戰報手在顫抖,心在滴血。
隻見眼前一名,渾身刀傷,衣甲殘破的老將,在自己麵前。
正是張全約,是劉彥貞手下一名裨將。
領著五千殘兵逃回了壽州城。
講明白了劉彥貞,因為部隊宛如長蛇,前後相距太遠,被李重進分割,切碎,導致一敗塗地。
劉仁贍年過五十,胡須斑白,長歎一聲道。
“我曾再三勸阻,劉彥貞,軍隊未到而敵人先跑,這是畏懼金陵老卒的聲威啊,怎麼能用速戰速決的辦法!萬一失利的話,就完了。”
“可惜這些建議他並未被采納。”
張全約一臉慚愧道:“劉彥貞紙上談兵,可憐我南唐三萬金陵(江寧)老卒,死的死傷的傷,跳河的跳河,收尾混亂,沒有指揮被敵人全都截殺。”
劉彥貞依舊一意孤行,最終導致了災難性的後果。
這場失敗不僅讓長江、淮河一帶長久以來的和平景象破滅,也讓南唐陷入了恐慌之中。
在這片狼藉之後,南唐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如何重新組織力量,恢複士氣,並應對接下來可能到來的更強大敵人,成為了擺在劉仁贍最大難題。
劉仁贍一件件事情安排道。
“八百裡加急戰報,送至朝廷,劉彥貞大敗,死傷萬餘兵馬……”
“快通知皇甫暉、姚鳳後退保守清流關。”
他手下傳令兵道:“劉將軍,咱們也說的不算啊,朝廷來的主帥,一個個位高權重,如何是好。”
“把我們建議務必傳到,希望兩位老將軍能以劉彥貞為前車之鑒。”
“哎!”
“哎……”
在他三聲哀歎之中,也沒想到局勢崩壞的如此之快,三萬大軍,旦夕之間,全都被滅殺。
伸著脖子讓大周去砍,都不能這麼快。
與之相反,大周軍營內一片歡騰。
當天夜裡,李重進犒勞士卒。
夜幕降臨,營火在黑暗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李重進站在臨時搭建的高台之上,他的目光掃過下方聚集的將士們,心中充滿了對勝利的欣慰和對未來挑戰的警惕。
“兄弟們!”
李重進的聲音洪亮有力,穿透了夜晚的寧靜。
“今天,我們以一萬人的先鋒部隊擊潰敵軍,取得了一場輝煌的勝利!這是大家用勇氣和汗水換來的成果,我為你們感到驕傲!”
“隨我渡江作戰,有韓信背水一戰之勇,又有霸王項羽破釜沉舟之霸氣。”
台下響起了雷鳴般的歡呼聲。
士卒們的臉上洋溢著勝利的喜悅。